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

发布日期:2017-11-21    浏览次数:

【专题探讨】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

2017-03-01 靳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新时期“德”的科学内涵,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应坚持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来推动。

一、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立德”思想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提出的“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这样的记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者,被中国传统社会士人奉为人生的“不朽”追求。其中,“立德”是从道德操守的角度,强调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便能人格不朽;“立功”是从事业功绩的角度,强调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便能事业不朽;“立言”则是从思想言论的角度,强调著书立说,丰富人类思想成果,便能思想不朽。在三者中,“立德”居首,被视为“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础,这深刻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对德和德育的高度重视。“树人”思想也可回溯至先秦时期,《管子·权修》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说法,其大意是说,种粮食是为当年打算,种树是为十年后打算,而培养人才则是为长远打算。“树人”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人才及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由于“立德”“树人”两个概念的关联度较高,因而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将它们直接联系起来并合为一个词使用。深厚的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是培育、修养、践行之意;“树”,是培养、造就、锻炼之意。“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离开“立德”谈“树人”,就会偏离正确方向,“树”不好“人”;而离开“树人”谈“立德”,则会流于形式,“立”不好“德”。

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兴教办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一贯高度重视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传承和弘扬。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毛泽东的德育思想中,德育工作是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具有一致性的,因为“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毛泽东非常重视立德树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1939年为延安“抗大”制定教育方针时,他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基本方针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始终把立德树人办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邓小平曾指出:“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的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他还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将立德树人教育纳入“以德治国”的战略体系,提出“德育首位”的理念。他指出,在各级和各类学校中“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锦涛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教育事业非常重视,曾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他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对立德树人作为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教育发展基本方略的深刻阐释。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一命题包含两个层面的意蕴:其一,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的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大学的办学方向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二,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的大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大学教育必须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必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必须适应中国发展要求和世界进步趋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在新阶段新时期,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立德树人,既彰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又回应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重智轻德”倾向的纠治,它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略,有着崭新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理论意蕴。具体地说,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今天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人”就是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积极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它关乎民族的命运、关乎国家的前途,也关联着每个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教育事业既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又是高校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来抓,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新时期“德”的科学内涵

“德者,本也。”(《礼记·大学》)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它的力量广泛而深刻,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如中国传统社会奉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道德标准,西方现代社会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准则。在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发展,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也在不断进步,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德”,既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又关涉人民的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为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协调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价值依据和价值标准,事实上也明确了新时期“德”的科学内涵。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合了国家道德、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道德体系,它既是新时期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国家、社会和个人应崇尚的“德”、遵守的“德”,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立的“德”。

2.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的“德”,那么高校就应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先行者和推动者;如果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那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首要之“道”。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价值引领的重要主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建设中地位突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庄严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自觉肩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和教育的急先锋,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履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