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2023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一、党建思政工作
1. 强化学习研究,抓好党建和教学中心工作的融合。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等形式,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坚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持续激发教职工努力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彭复生、林振东、涂水发、李水兰、赖发新)。
2.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抓牢党内政治生活的加强和规范,严格“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等各项党内制度,以制度化推进规范化;强化党建责任意识,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切实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管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彭复生、林振东、涂水发、李水兰、赖发新)。
3.加强党建学习研究,把握新时代党建新要求,围绕思政课教学中心工作,把党建工作和马院总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马院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发展(彭复生、林振东、涂水发、李水兰、赖发新)。
4.制定支部工作计划,加强组织建设,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及时推进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习与实践,推进党建与教学业务双融入(彭复生、李水兰、赖发新)。
二、教学科研工作
5.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师生对课堂获得感、满意度。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黄冬兰)。
6.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实施方案,做好教材和辅助读本的征订工作(彭复生、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钟秋华)。
7.2022年秋季学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落实3学分、48学时的教学任务(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
8.开展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开好公开课,坚持公开课评课制度。(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黄冬兰)。
9.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行校内外结合、点面结合,促进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和质量提升(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黄冬兰)。
10.做好《红旗不倒》在线课程视频录制工作(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黄冬兰)。
11.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师成长等方面的作用,推进教学研究活动常态化、规范化、深度化(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黄冬兰)。
12.抓好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计划的执行力,努力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权责分明(涂水发、林振东、叶岩燕、黄冬兰)。
13.夯实优秀教学团队培育基础工作,为优秀教学团队培养骨干成员。推进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全力支持曾平、黄冬兰名师工作室有序开展工作。(林振东、涂水发、曾平、黄冬兰)。
14.建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优质教学资源库(林振东、涂水发、叶岩燕、黄冬兰)。
15. 制定并落实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制度,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领导干部上讲台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林振东、涂水发、黄冬兰、黄宝连)。
16. 抓好质量工程建设,围绕思政名师工作室、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团队、在线精品课程、课程思政、思政精品项目等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林振东、涂水发、叶岩燕、黄冬兰)。
17.积极做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的组织工作,助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与项目(林振东、涂水发)。
三、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8.完善思政队伍发展长效机制。做好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有序安排教师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思政课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学科研水平(林振东、涂水发)。
1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考评为手段,以激励为动力,以实效为目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锤炼师德,为人师表(涂水发、林振东)。
20.加强年轻教师培养工作,实施老带新工程,发挥高职称教师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为人处世的示范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林振东、涂水发、叶岩燕、黄冬兰)。
21.加强校际学习交流,支持教研室独立开展校际学习交流,加强校际学术、教学、科研交流合作。《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黄冬兰、林振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叶岩燕、涂水发)。
四、保证重点项目建设
22.有序组织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学校要求推进项目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林振东、涂水发、叶岩燕、黄冬兰、钟秋华、孔德晶)。
五、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3.加强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抓好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综合管理等工作,确保学院安全与稳定(彭复生、林振东、涂水发)。
24.争取学校对马院各项建设发展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政策支持(彭复生、林振东、涂水发)。
注:排名第一为该项工作牵头人,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安排、实施、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