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   教学改革
  •   >   专业建设
  •   >   正文
  • 教学改革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2024级健康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次数:

    2024健康服务专业群

    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修订)负责人

    曹文元、龚玉凤

    二级学院书记、院长

    邱伟彬、曹文元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

    曹文元、陈碧红

    编制(修订)时间

    2024年6月28日

    教务处审查

    陈开森

    主管校长批准

    张源峰

    审批时间

    2024年8 月23 日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编印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2024健康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群名称及代码

    1.专业群名称:健康服务专业群,包含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6大专业。

    2.专业群代码:

    护理专业代码:520201

    药学专业代码:520301

    中药学专业代码:52041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代码:520601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代码:520803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代码:520416

    二、学制与招生

    1.学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弹性学习年限为2至5年。

    2.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物理组考生、历史组考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招生方式:统一招生、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

    三、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52)

    护理类(5202

    卫生(84);

    社会工作

    85)

    护士(2-05-08

    养老护理(4-10-01-05)

    整体护理、

    疾病预防保健

    护士执业资格

    老年照护

    失智老年人照护

    母婴护理

    家庭保健按摩

    育婴员

    养老护理员

    医药卫生大类(52)

    护理类(5202

    卫生(84);

    社会工作

    85)

    助产士;

    护士(2-05-08)

     

    助产;

    临床护理;

    母婴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

    母婴护理

    育婴员

    幼儿照护

    产后恢复

    医药卫生大类(52)

    药学类(5203)

    卫生(84)

    药师(2-05-06-01)

    医药商品购销员

    4-01-05-02)

    药学服务

    药品质量检验

    药士

    执业药师

    药品购销

    药物制剂生产

    医药卫生大类(52)

    中医药类(5204)

    卫生(84)

    医药制造

    27)

    中药师2-05-06-02)

    中药炮制工

    6-01-02-00)

    药物制剂工

    6-12-03-00)

    药物检验员

    4-08-05-04)

    医药商品购销员

    4-01-05-02)

    中药调剂;

    中药学咨询与服务;

    中药饮片生产;

    中药制剂生产;

    中药质检;

    中药购销等

    药士

    执业药师、中药师

    药品购销

    药物制剂生产

    医药卫生大类(52)

    康复治疗类(5206)

    卫生(84)社会工作(85)

    康复技师(2-05-07-13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康复治疗士

    失智老年人照护

    家庭保健与按摩

    医药卫生大类(52)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5208)

    社会工作(85)

    保健调理师

    4-10-04-01);

    健康照护师

    4-14-01-02

    健康管理师

    4-14-02-02

    老年保健

    老年健康照护

    老年照护

    失智老年人照护

    老年康体指导

    医药卫生大类(52)

    中医药类

    5204) 

    居民服务80)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康复技师

    中医理疗师

    保健调理师

    保健按摩师

    康复治疗

    保健调理

    保健按摩

    康复治疗士

    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

    家庭保健按摩

    四、培养目标和规格

    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群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医+康养”为特色,掌握本专业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植根中央苏区、辐射全国的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护士、药师、中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康复技师、保健调理师、健康照护师、健康管理师、保健按摩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健康照护、中医康复技术等岗位群的工作,具备现代健康服务理念,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康˙养˙教等健康服务专业技术能力,适应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具有红医特质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总体培养规格

    1.专业群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苏区精神,弘扬红医文化,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健康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健全阳光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7)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2.专业群基础能力要求

    1)具备通用健康服务专业群基础能力: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苏区精神和红医文化内涵知识。

    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一定的中医操作技能,了解中医健康管理知识。

    ③熟悉专业相关的英语、计算机基本知识。

    熟悉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护理专业应掌握整体护理、疾病预防保健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必需的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了解中医、康复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

    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必需的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综合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熟悉康复治疗相关的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健康教育知识。

    4)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应掌握老年保健、老年健康照护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必需的老年人心理特点、常见疾病基本知识、常用老年照护技术及老年康复保健技术、老年人健康评估知识及常用技术;熟悉养老机构运行及常用智慧养老服务的基本方法。

    5)药学专业掌握药学服务、药品治疗检验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必需的药用化学基本概念、常见化合物结构及其基本性质、常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典型和常见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处方审核、调配原则与基本程序,药品生产、检验的基本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药品储存养护知识熟悉岗位群所需的无菌调配知识,以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等了解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知识。

    6)中药学专业应掌握中药调剂、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检、中药购销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必需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与中成药、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测定的基本知识,中药真伪鉴定、中药加工炮制、中药制剂制备、中药处方审查与调配、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等的基本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医学、药学、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药品与生产流通GMP、GSP,化学实验操作与分析仪器操作基本知识,中药材生产加工、医药市场营销、中药贮存与养护、药学咨询与服务的基本知识,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中药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了解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7)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应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与安全等相关知识;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等中医学基础知识;掌握解剖、生理、诊断学和临床医学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中医康复医学基础理论;掌握经络与腧穴基本理论、十四经穴循行路线、起止点,常见腧穴的定位与主治作用等知识;掌握推拿治疗、灸法治疗、拔罐治疗、刮痧治疗、针刺治疗、文娱疗法、传统理疗、传统运动疗法等中医康复技术的知识;掌握康复评定技术、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等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老年病学、中医养生、健康管理的知识;熟悉社区康复及康复辅助器具相关知识;熟悉中医药健康产业创业的基本流程、服务要求。

    3.专业群职业能力要求

    1)具备通用职业素质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运用法律法规、医学(护理)伦理知识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2)具备通用的职业专业能力:具有运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和手段提升健康服务的能力;具有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参与应急处置和防护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和护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能开展现场救护的能力。

    3护理专业还需具备整体护理、疾病预防保健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应的本专业其他能力,包括:具有熟练运用基本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的能力;具有依照护理规范和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辨识急危重症并参与救治的能力;具有运用循证护理思维分析和解决护理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为个体、家庭、社区等实施健康保健服务的能力和为婴幼儿提供育婴教育的能力。

    4)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还需具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应的本专业其他能力,包括:具有规范采集病史,进行常见疾病和功能障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的能力;具有选择并熟练运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具有选择并熟练运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和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的能力;具有选择并熟练运用作业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具有为失语症、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和功能训练的能力;具有正确运用推拿、灸法、刮痧、拔罐、传统功法等中医康复技术的能力;具有针对临床各专科常见病损或伤残所致的功能障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康复评定和综合康复治疗的能力。

    5)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还需具备老年保健、老年健康照护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应的本专业其他能力,包括:具有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对异常生命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具有为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提供日常康复锻炼指导、保健调理、中医养生、心理慰藉等保健服务的能力;具有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防控方案制订、实施及效果评价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技术,开展失智筛查、失能评定及服务等级评估,实施健康照护与康复保健计划,指导康复辅具使用等能力;具有为老年人提供营养配餐、膳食保健和养生食疗指导的能力;具有策划制订常见老年康乐活动方案,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组织实施适宜类型的康乐活动的能力;具有应用大数据和新媒体开展老年人健康信息管理与健康教育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控制、产品营销、熟悉养老相关法律法规、机构运营管理和安全风险防范的能力。

    6)药学专业掌握药学服务、药品治疗检验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应的本专业其他能力,包括:具有按照处方独立完成药品调剂工作,进行安全合理用药指导的能力;具有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能力;具有合法合规采购、正确验收、储存养护药品的能力;具有科学普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知识的能力;具有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常用药品生产,按照质量标准独立完成药品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对各类医药企事业相关单位的各类药物专业信息进行收集、积累、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具有利用或借助网络或富媒体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基本掌握医药领域数字化技能;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知识与技能。

    7)中药学专业应掌握中药调剂、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检、中药购销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应的本专业其他能力,包括:具有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检识能力,以及制备中药提取物和植物油脂的能力;具有中药材及饮片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能力,以及准确鉴定常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具有中药饮片的净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加工能力,以及对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加工的能力;具有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设计与优化改进、全面质量控制与检验的能力;具有处方审查、中药调剂和药学服务能力;具有医药市场营销、药品经营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具有综合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知识,实施中药产业领域数字化操作的能力;具有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的能力。

    8)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应具有运用医学诊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判断服务对象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或功能障碍状况的能力;具有运用推拿治疗、灸法治疗、拔罐治疗、刮痧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康复对象提供中医康复治疗的能力;具有运用中药熏蒸、中药外敷、食药养生等技术为亚健康人群及其他特殊需求人群提供保健调理及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具有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现代康复技术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伤残者的功能水平的能力;具有运用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技术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康复锻炼的能力;具有指导功能障碍者选配合适辅助器具及保养辅助器具的能力;具有适应康复机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的要求和趋势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思维与认知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等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遴选课程内容;以典型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融入专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相对应地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专业群相关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骨干,专业课程思政为支撑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三全育人。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3.构建“中医+康养”特色的“公共基础平台+专业群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素质拓展模块+毕业实习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以培养岗位领域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并融入“岗课赛证”的几项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围绕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实行“专业进、专业群培养、专业出”个性化人才培养。

    (二)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设置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以及专业群素质要求,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形势与政策、红旗不倒、国防与军事教育、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体育、劳动及安全教育、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信息技术、公共英语日语、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相互衔接和融通,即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教学要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需求开展。


    2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设置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模块一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模块二: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模块三: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模块四: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模块五: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模块六: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模块七: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在专题教学中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贴近学生实践中常见的情境,理论联系实际,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1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3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4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讲:全面深化改革

    6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7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8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9讲:全面依法治国

    10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1讲: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2讲: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3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14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讲:全面从严治党

    教学中以专题讲授为主,坚持问题导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能力。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7.邓小平理论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科学发展观

    10.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教学中以专题讲授为主,适时结合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能力。

    4

    “四史”

    “四史”是指 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学习“四史”,通过学习“四史”,使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 新中国来之不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以史为镜,进一步检视和校准坐标,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与逻辑,深刻认识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从而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弘扬民族精神,勇于担当使命。

    1.党史

    2.新中国史

    3.改革开放史

    4.社会主义发展史

     

    5

    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

    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重点讲授党在全面从严治党、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问题等方面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理念,根据专题内容,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教学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6

    红旗不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帮助大学生理解把握闽西人民革命史的基本知识,重点把握闽西苏区红旗不倒革命传统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一技在手的新时代阳光工匠。

     

    模块红旗跃过汀江

    模块分田分地真忙

    模块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模块毛泽东思想发祥地

    模块风展红旗如画

    模块六艰苦卓绝迎解放

    模块七为有牺牲多壮志

    模块八红色基因代代传                      

    树立“大思政”观,加强与学校思政工作、实践活动融入渗透,构建“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教学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红色基因作为“最好的营养剂”,把自己锻造成为“一技在手的新时代阳光工匠”。

    7

    中华传统文化

    1.知识目标

    1)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领会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方面文化精髓;

    2)熟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

    3)熟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成果;

    4)熟知中国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婚丧嫁娶、节庆等文化特点及习俗。

    2.能力目标

    1)能诵读传统文化中的名篇佳句;

    2)能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能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能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4)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

    2)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宗教思想;中华语言文字;中华文学典籍;书法绘画;乐舞戏曲;中医养生;传统科技;节日民俗;美食名饮

    本课程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并结合当下理论与现实的需要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具体阐释了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勤俭廉政、舍生取义、仁爱孝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师重道等十二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经典文本为据,以古今案例为辅,深入浅出,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辨析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当代价值,切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到今的精神内核,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筑就每一个中国人挺立的精神人格。

     

    8

    国防与军事教育

    1.知识目标

    1)了解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的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2)掌握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3)掌握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4)了解世界军事及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5)掌握高科技军事精确制导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夜视侦察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及指挥自动化等军事高技术方面的概况;

    6)熟练掌握当代高技术战争的形成及其特点,明确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国防法概述、国防法规、国防建设、国防动员的学习,能进行国防概念、要素、历史、法规、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国防领导体制、国防建设成就、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的宣传;

    2)通过军事思想的学习,能进行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体系与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宣传;

    3)通过战略环境的学习,能进行战略环境、发展趋势、国家安全政策的宣传;

    4)通过对军事高技术的学习,能进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的宣传;

    5)通过对高技术与新军事改革,能进行高技术与新军事改革的根本动因、深刻影响的宣传;

    6)通过对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学习,能进行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宣传;

    7)通过对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的学习,能进行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的宣传。

    3.素质目标

    1)培养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

    6)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7)能进行批评、接受批评和反思。

    中国国防,包括国防动员、国防法规、国防建设、武装力量等;国家安全,包括国家安全概述、国家安全形势、国际战略形势等;军事思想,包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当代中国军事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等;现代战争,包括新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概述、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等;信息化装备,包括信息化装备概述、信息化作战平台、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等。

    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9

    军事训练

    1.增强国防意识,了解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了解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 

    3.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军事训练技术教学(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教学、队列动作教学、紧急集合、阅兵式、分列式训练);内务教学(军人行为规范、宿舍内务) 。

     

    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就学期间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军官打好基础

    10

    体育

    1.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提高身体素质。

    2.知识目标:掌握一到两项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身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了解运动康复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掌握一到两项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模块一:基本身体素质训练(速度、耐力、协调性等)

    模块二:篮球、排球、八段锦的技能训练

    模块三:篮球、排球、八段锦的竞赛训练

    模块四:体育训练活动系列

    1.会基本的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运动。

    2.知道如何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3.会篮球、或排球、或八段锦的运动。

    4.会篮球、或排球、或八段锦的基本竞赛。

    11

    美育

    1.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美的性质和特征、生活和美学的关系、人生和美的关系

    2)准确理解美学的重要概念,如真、善、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美感、审美心理等 

    2.能力目标:正确理解美学基本原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美学现象和审美实践进行分析,自觉运用美学原理从事美的创造活动。如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几项主要法则的具体内容,并运用这些法则赏析书法、建筑、音乐等艺术作品。 

    3.素质目标: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美学原理知识分析和鉴赏生活、自然和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并能树立正确、健康、进步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美的本质自然美之美育;社会美之美育;艺术美之美育技术美之美育

    优雅与崇高:美丽人生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经济精神与美育;管理美学与美育;法治文化与美育;中原文化与特色艺术美育。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美的本质、美的表现形态、美的范畴、以及中西部分美学基本理论的介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心中爱美的情感,培养他们懂美、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传递美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美学理论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自然、社会、艺术、技术审美以及专业课程特色美育等审美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以此来美化自己的心灵,培养完美的人格,自觉地塑造自身美的形象;最终帮助学生,在提高面向人才市场及社会的就业、创业竞争力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以审美的心胸从事现实事业,使自己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大学生在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中,自觉经营情感发达、境界高远、富有意义的美丽人生,拥有一个真正健康向上的“美丽大学”。

    12

    劳动及安全教育

    1.知识目标:

    1)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2)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

    3)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4)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

    5)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

    2)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

    3)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

    4)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

    5)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3.素质目标:

    1)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2)引导大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3)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4)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

    5)提升大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按劳动及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开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问题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劳动的基本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动实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深切感悟劳动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进一步明确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真正在思想意识层面切实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及其重大意义,从而真正树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13

    大学生职业规划

    1.素质目标: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2.知识目标: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

    3能力目标:掌握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择业技能等,提高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各种通用技能。

    模块一:树立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提升职业素质

    模块二:清楚认识“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是谁”、探索职业兴趣、认知职业性格、开发职业能力、澄清职业价值观

    模块三:认识职业环境、搭建职业目标金字塔、做好职业决策

    模块四:修炼情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操、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评估与修正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社会现实,联系不同专业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

     

    14

    大学生就业指导

    1.素质目标:从明晰就业法律法规、搜集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健全就业心理等方面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就业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掌握必要的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

    3能力目标:提高大学生的从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毕业生自主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模块一:中国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权益

    模块二:掌握信息 拓宽渠道,分析和利用就业信息

    模块三:简历与求职信的制作、求职的基本礼仪、笔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

    模块四:求职择业心理误区分析、就业心理误区的调适,适应发展,走向职业成功

    本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基本要求,教师实行互动式、实训化教学的方式,通过问题思考、活动引导、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创业质量的双重目的。

    15

    创新创业教育

    1.素质目标 

    1)具备主动创新意识,创业潜质分析能力 

    2)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 

    3)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 

    4)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2.知识目标  

    1)熟悉掌握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 

    2)明确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明确创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4)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 

    5)能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 

    3.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 

    2)懂得创业过程中的财务计算与分配方式 

    3)能掌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团队组建、人脉关系积累、资金筹措的方法

    4)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提高合作的能力

    模块一:创新思维

    模块二:创新方法 

    模块三: 创业机会挖掘与选择;

    模块四:创业资源

    模块五:创业计划(创业计划书结构与写法、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计划书“微型路演)

    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主动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选择。实施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创新”首先着眼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锻炼创新能力;“创业”则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锻炼培养其创业心智,并努力具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素质目标: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自觉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和优化,形成建全的人格。

    2.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调适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

    模块一: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模块二:了解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发展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模块三:提高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心理调适能力

    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17

    信息技术

    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库等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Windows 7操作系统环境下管理计算机资源、正确理解与使用网络资源、在学习工作中运用办公软件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模块一:信息与计算机

    模块二:windows操作系统

    模块三: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模块四: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

    模块五:计算机网络基础

    模块六: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

     

    教学要求: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与上机操作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1。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教学相结合,其中课堂讲授部分强调理解与分析,上机操作教学强调应用和技能

    18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充分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使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国家安全绪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等。

    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使用数字资源开展线上教学,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

     

    (三)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设置

    将专业群相关岗位各典型工作任务共有的基本职业能力整合归并,设置相应课程模块,形成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一般含两类,一类是B类课程,将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职业能力(或者共有的知识点)归并到一起,构建基础理实一体化课程;另一类是C类课程,将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职业能力(或者共有的技能点)归并到一起,构建基础实训课程。

    3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设置表

    序号

    课程模块名称

    对应培养的知识技能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

    人体解剖生理

    1.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生理功能。(2)熟悉各器官系统主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影响因素,人体与环境的关系。(2)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器官形态结构、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1)学会最基本的实践技能操作,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合作能力,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2)具有运用解剖生理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对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2)认识学习解剖生理学的基础价值,乐于学习,以刻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3)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1.绪论

    2.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

    3.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能量代谢和体温、泌尿系统、感觉器官、生殖系统与胚胎发育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常规的讲授法结合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虚拟仿真法等,充分应用标本、模型、信息化软件让抽象知识直观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营养与药膳

    1.知识目标:1)具备能量、营养素、食物营养价值、营养评估及医院膳食的基本知识;(2)具备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及食物成分表的基本知识;(3)具备平衡膳食的基本理论;(4)具有针对健康人群、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进行初步的营养评估、营养支持及营养宣教的能力。

    2.能力目标:1)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能掌握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应用。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3)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传承和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5)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模块一:营养护理

    模块二:膳食营养基础

    模块三:平衡膳食

    模块四:不同生理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模块五:常见疾病的营养护理

     

    在教学中,将每个工作任务分解成可执行的各级工作任务,围绕具体作任务结合知识和技能,并结合职业态度的熏陶。本课程以护士的营养工作内容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及多媒体资源,采用实训体验、案例讨论、项目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方法,将理论镶嵌到实践中,使知识、技能及饮食文化融为一体,讲授、训练、评价相结合。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自学能力。

    3

    护理人际沟通

    1.知识目标:能说出人际沟通主要的相关概念、影响护患关系、人际沟通的因素、患者主要权利、护士的义务、护士职业规则、护士执业活动中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建立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中,能正确应用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实施治疗性沟通,处理好日常的人际关系及今后护理工作的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策略及人际沟通的技巧及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热爱护理专业及职业,‌构建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意识能形成积极与患者及他人人际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识、树立护士执业中的法律观、自觉维护患者权益。

    1.人际沟通概论

    2.沟通的关键

    3.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4.护患关系的建立与护患沟通

    5.护患关系的修复

    6.护理人际沟通中的法律问题

    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模式,融入临床护理人际沟通际情景,利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训练学生处理好护患关系的能力,能正确与患者沟通交流融合岗课赛证对人际沟通能力需求,突出“理论够用,培养能力”的特色,通过虚拟行业课堂,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模拟、实操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口语风范、从业规范和人际沟通能力。

     

    4

    人际沟通(药、康、中药、老年、中康)

    1.知识目标:1)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的特点;(3)掌握人际沟通中的各种障碍、不同情境的沟通及技巧,克服不利因素,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沟通。(4)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特点、沟通技巧

    2.能力目标:1)能以坦然真诚的态度与人沟通,把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理工作中复杂的沟通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工作冲突。

    3.素质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责任感和乐于沟通、善于沟通的性格品质;(2)具有明确的职业认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3)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具备较好的情商和心理素质;(4)学会适应岗位需求的时代变化,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章:人际沟通概论

    第二章:语言沟通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

    第四章:日常沟通技巧

    第五章:职场沟通技巧

    第六章:管理沟通技巧

    第七章:谈判沟通技巧

    第八章:跨文化沟通

    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重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练习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突出“情境教学”,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沟通奥秘,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通过知识点拓展,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内化素质。

    5

    疾病学基础

    1. 知识目标:(1)掌握疾病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常见病原生物的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及防治原则。(2)熟悉常见病变的转归、结局。(3)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疾病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的临床问题。(2)学会识别常见病原生物和人体免疫细胞形态;学会感染性疾病的检材处理、细菌涂片制作;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学会消毒操作,掌握无菌技术。(3)学会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规范书写实(验)训报告。

    3. 素质目标:(1)具有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与疾病的意识;树立积极对待和正确认识疾病的意识。(2)具有严谨认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态度。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和团队工作精神。

    第一章;绪论

    第一篇:生物病原

    第二章:微生物

    第三章:病原微生物

    第四章:常见病原菌

    第五章:常见病毒

    第二篇:免疫基础

    第三篇:病理解剖

    第三篇:病理生理

    1. 理论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疾病学知识。

    2.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课教学,通过观察病理标本、切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考核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疾病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6

    传染病护理

    1.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识别传染病的特征及临床特点;学会辨别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两个因素;(2)学生能够说出常见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识记主要临床特征及预防宣教。

    2.技能目标:1)学会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2)能对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按护理程序正确实施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2)具备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及奉献精神;(3)具有爱伤理念和人文关怀;(4)尊重传染病患者的身心需求。

    模块一:传染病总论

    模块:病毒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细菌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原虫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模块:螺旋体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根据预设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设置教学情境,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业标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7

    传染病概要

    1.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识别传染病的特征及临床特点;学会辨别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两个因素;(2)学生能够说出常见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识记主要临床特征及预防宣教。

    2.技能目标:1)学会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2)能对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3.素质目标:1)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2)具备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及奉献精神;(3)具有爱伤理念和人文关怀;(4)尊重传染病患者的身心需求。

    模块一:传染病总论

    模块二: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

    模块三:细菌感染性疾病防治

    模块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防治

    模块五:原虫感染性疾病防治

    模块六:螺旋体感染性疾病防治

    根据预设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设置教学情境,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业标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8

    急救护理

    1.知识目标:1)了解急救护理特点。(2)熟悉急诊科、ICU的护理工作流程。了解灾难救护的相关理论和技能。(3)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常见救护技能。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急危重症病人的紧急救护;能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急救技能。

    3.素质目标: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责任和精神,具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模块一:院前急救

    模块二:急诊科救护(含急性中毒救护)

    模块三:ICU病人监护

    模块四:灾难救护

    模块五:急救基本技能心肺复苏、创伤急救技术、气道异物等

    急救护理包括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基本技能,通过采用校企双元教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教学每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素养

    9

    现场救护技能

    1.知识目标:1)了解现场急救的特点。(2)熟悉现场急救原则(3)掌握现场急救技能。

    2.能力目标:学会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技能。

    3.素质目标:具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观。

    模块一:心肺复苏

    模块二:创伤现场急救

    现场救护技能课程重在学生急救技能实训,校企双元教学,结合红会急救员考证要求,在教学中,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引入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

    10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掌握常用养生方法,如:艾灸、刮痧、拔罐、推拿等操作技术;(2)了解经络腧穴的定义及分类;(3)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2.能力目标: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制定养生计划;学会针刺、中医推拿、艾灸、刮痧、拔罐等技术操作能力,并能运用于日常养生;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模块一:理论

    模块二:操作技术(针法、灸法、推拿、导引、刮痧、拔罐等)

    模块三:综合实践运用

    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理实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讲授法等方法,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的养生方法和技能,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认识中华文化中对生命无价的解读。同时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在荣昌生活中进行养生保健实践,达到提高体质、防病治病目的。

    11

    中医健康管理

    1.知识目标: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医健康管理的“治未病”思想及其相关概念;掌握中医健康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熟悉中医体质分类及其特征,理解不同体质的调养原则。

    2.能力目标:能够深入理解中医健康管理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及发展历程,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掌握中医体质辨识、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等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等)进行健康管理干预。

    3.素质目标:1)培养、树立热爱中医文化、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的思想。(2)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运用中医知识防病治病。关爱生命,重视对病人健康的维护,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3)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医健康管理概论、社区特殊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突出特殊时期中医健康管理)、中医亚健康管理、慢病中医健康管理。

    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将自学、小组讨论、病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各个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中医独特的视角与手段,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课程进一步深入探索特殊人群(如妇女、儿童、老年人)在不同生命阶段及特殊健康状况下的中医健康管理策略,强化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疾病的中医干预能力,以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4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表

    专业

    技术技能模块

    课程名称

    对应培养的知识技能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护理

    基础知识模块

    护理学导论

    1.知识目标: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专业所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熟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理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

    2.能力目标: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沟通;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3.素质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热爱护理专业,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

    1.护理学概述

    2.健康与疾病

    3.护士与服务对象

    4.护理工作

    5.护理支持性理论

    6.护理理论与模式

    7.循证护理

    8.护理程序

    9.临床护理路径

    10.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

    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将自学、小组讨论、病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各个环节,因势利导,消除学生对护理学科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教会他们学习,引导培养牢固的专业信念。

    护理

    护理礼仪

    1.知识目标:熟悉礼仪与护理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熟悉护士仪容、服饰礼仪的基本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礼仪相关知识及基本要求;掌握护士举止礼仪的规范要求;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交流交往技巧;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2.能力目标:能应用护理礼仪理论和实践;能应用护士工作中的举止礼仪;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行为;能融洽地进行护患交流;能恰当地进行职业形象设计。

    3.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礼仪培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护士。

    1.绪论

    2.护士仪容礼仪与美

    3.护士服饰礼仪与美

    4.护士举止礼仪与美

    5.护士言谈礼仪与美

    6.护士交往礼仪与美

    7.护生实习礼仪与美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教学中以讲授理论为主,结合演示操作,适时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能力,在实训中发展操作能力。

    护理

    护理心理

    1.知识目标:1)掌握护理心理学基础知识、临床常用心理评估量表的用途及测量方法。(2)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3)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学会在护理实践中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提高护理质量(2)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心理护理方法。(3)能够指导服务对象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以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4)具有心理学的工作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心理护理的职业工作能力。

    3.素质目标:1)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心理保健与调控,培养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良好心理素质。(2)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3)养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善于合作和遵守纪律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4)会运用心理护理实践技能,优化临床护理工作,完善整体化护理。(5)树立热爱护理专业、献身护理事业的志向,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及刻苦学习的精神。

    1.绪论

    2.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3.心理学基础

    4.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

    5.心身疾病

    6.心理障碍

    7.心理评估

    8.心理干预

    9.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

    10.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通过课程学习,突出学生开展模拟训练,注重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以行业要求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以效果提升目的,创新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以素质培养为着眼点,建立过程性考核机制。

    护理

    用药护理

    1.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2)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3)熟悉药物的分类、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能力目标:1)具备对个人、家庭、社区的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药理基础知识;(3)具有对常见病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选用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4)具有学习药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药理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服务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2)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

    1.总论

    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4.心血管系统药物

    5.消化系统药物

    6.呼吸系统药物块

    7.内分泌系统药物

    8.化学治疗药物模

    9.其他药物

    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录像、病案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验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完成获得护理药理学所需的职业能力。

    护理

    基础护理

    1.知识目标: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知识,如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静脉输液等常用基础重点操作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了解常用基础护理操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能将基础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及各项护理操作实践中:会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操作前评估和操作后评价;能规范而熟练地执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如:铺床法、运送病人、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鼻饲法、吸氧法、温水擦浴、灌肠术、导尿术、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心肺复苏术、尸体护理、医护文件的书写等;较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等方面需要的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通过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护生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加深对现代护理理念的理解;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乐于奉献的思想理念;实践操作培养护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医院和住院环境

    2.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4.舒适与安全

    5.清洁卫生护理

    6.饮食与营养

    7.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8.排泄护理

    9.冷热疗法

    10.标本采集

    11.给药技术

    12.药物过敏试验法

    13.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14.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抢救技术

    15.临终护理

    16.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理念“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学习项目为导向”的策略,对接临床护理人才技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护理技能赛项等岗课赛证,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角色扮演、交流互动、教师演示等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立足临床护理岗位,培养热爱护理专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的职业素养。

     

     

     

    护理

    健康评估

    1.知识目标:1)掌握健康史的基本内容、问诊方法技巧以及常见症状评估内容。(2)掌握异常体征临床意义。(3)辅助检查护理配合内容,检验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掌握护理病历书写要求,熟悉护理病历内容和格式。

    2.能力目标:1)能熟练应用交谈(问诊)方法,完整收集健康史资料,进行正确的症状评估。(2)全面又有针对性的护理查体。(3)能够正确的进行血尿粪等实验室标本采集,能正确进行影像检查前准备以及心电图描记。(4)规范书写护理病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标准规范的健康评估技能、科学严谨的临床逻辑思维、精益求精、创新的工匠精神,具有爱伤意识,传承红医精神。

    1.健康史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头颈部、胸部、腹部、肛门直肠与生殖器、脊柱及四肢以及神经系统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3.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

    4.健康评估记录、护理诊断思维。

    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理实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讲授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批判性思维,能系统、完整地掌握健康评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健康问题的逻辑分析和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为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护理

    内科技术技能模块

    内科护理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系统疾病常

    见症状和体征护理措施;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2)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治疗要点;(3)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了解内科常见诊疗技术的护理操作,配合完成常见诊疗技术操作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任务。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内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护理知识;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对常见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3.素质目标:具有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的职业素养;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良好的沟通能力。

    模块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四: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五: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七: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八: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过程中,遵循“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课中融入思政内容,做到理实一体化。结合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情境模拟、示范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多元化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护理

    精神卫生护理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的临床表现。(2)熟悉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的病因及治疗要点。(3)了解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2.能力目标:1)能识别常见精神症状。(2)能对常见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3)能对常见精神障碍病人及其家属和健康人群进行精神健康教育。

    3.素质目标:1)热爱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理解、关爱精神障碍病人,关怀并帮助他人。

    1.精神疾病的病因与症状学

    2.神经症和癔症病人的护理

    3.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4.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5.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教学法如PBL教学法、RBL教学法CBL教学法,情感教学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学习能系统完整的掌握精神科疾病的基础知识,准确的掌握精神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

    护理

    社区护理

    1.知识目标: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掌握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掌握社区护理程序的应用;掌握家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社区不同类型人群保健护理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掌握社区慢性病人护理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熟悉社区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原则及方法;熟悉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2.技能目标:能熟练运用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能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个人、家庭和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能在社区开展保健护理活动;能具备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能根据社区人群的不同情况应用预防保健知识向社会重点人群提供个体化的预防保健服务。

    3.素质目标:树立全心全意为社区人群服务的思想;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不断探索改进的创新精神;具备职业道德品质;能通过实践模拟任务的完成,完善和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观察与决策能力和自主学习等综合职业能力。

    1.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护理

    2.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3.社区家庭护理

    4.社区环境与健康

    5.社区健康管理

    6.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的护理

    7.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8.社区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

    9.社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0.社区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与护理

    11.社区康复护理

    12.三级预防与社区救护

     

    立足学情,以课程标准、教材、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结合社区护士岗位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采取以“学”为主的自主合作式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过程分课前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学及课后学生拓展应用三个阶段。

    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展示、情境模拟表演、示范教学法、实训PK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多元化学习。

     

     

    护理

    外科技术技能模块

    外科护理

    1.知识目标:掌握外科护理基础知识、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及骨外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熟悉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能对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

    3.素质目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具有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意识和能力。能使用中医中药技术为患者实施中医外科护理,技术精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关心爱护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模块一:外科护理基础知识

    模块二:神经外科病人护理

    模块三:心胸外科病人护理

    模块四:普外科病人护理

    模块五:血管外科病人护理

    模块六:泌尿外科病人护理

    模块七:骨外科病人护理

    本课程依据护理岗位要求及护理程序工作模式,立足学情,融入中医中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策略。教学中体现教学做一体,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发现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探究,培养学生的中医外科思维,强化科学的工作程序,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突出护理岗位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整体护理能力。

    护理

    五官科护理

    1.知识目标:掌握五官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了解中医知识在五官科疾病上的健康指导方法,了解五官科护理的新动态、新进展。

    2.能力目标:能熟练规范进行五官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对五官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运用中医知识针对五官科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3.素质目标: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对患者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评估和分析患者的需要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

    模块一:眼科的护理

    模块二:耳鼻咽喉科的护理

    模块三:口腔科的护理

    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贯穿始终,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和中医元素,注重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依托智慧教学云平台建设资源库,使学生的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拓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五官科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熟练操作眼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学会运用中医知识对五官科病人开展健康教育,跟进五官科护理新进展和新技术。

    护理

    妇儿技术技能模块

    儿科护理

    1.知识目标: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2)掌握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4)了解常见中医儿科保健方法及措施。

    2.能力目标:1能够评估不同年龄儿童体格发育情况。2能够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进行处理。3能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婴儿喂养、给药方法。4能够对常见疾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5)能够运用常见中医儿科适宜技术实施儿童保健与疾病护理。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儿童及其家庭的信仰,理解儿童及其家庭的人文背是文化价值观念,自觉尊重儿童的人格,保护儿童及其家庭的隐私。(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儿童,减轻儿童痛苦,维护儿童健康。(3)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模块一:儿童保健

    模块二:患儿护理

    模块三:常用技术

    模块四:中医辨证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职)业标准、育婴员、婴幼儿照护,融入新规范、新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应提升信息化应用技术,运用AI技术完善儿科护理在线课程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儿科护理学习,学会患病儿童护理知识,掌握儿童保健、患病儿童护理技能以及社区儿童护理,了解常见的中医儿科常用适宜技术和保健方法,具备儿童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护理

    妇产科护理

    1.知识目标: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2)掌握孕期管理及分娩期护理。3)熟悉新生儿的各项护理技能。4)熟悉从受精到分娩的整个妊娠周期的变化及特点。5)熟悉各种避孕方法以及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6)认识并能描述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能够对孕妇进行有效的身体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学会进行孕期检查、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适当措施。3)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4)初步具备用中医知识对孕产妇进行营养和健康指导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强调尊重患者隐私和权利。2)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同情心和同理心,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3)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护理操作规范。4)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改进护理流程。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二、生理产科学

    三、病理产科

    四、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五、计划生育。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来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母婴的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运用妇产科基本知识、妇产科护理技能,对正常妊娠、正常分娩、异常妊娠异常分娩、妇产科常见疾病、计划生育等阶段进行适宜护理与健康指导。教学中融入1+X母婴护理技能、护考知识链接、中医健康和疾病观,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护理

    康养技术技能模块

    中医护理基础

    1.知识目标:(1)全面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和学科体系。(2)练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如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等。(3)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病因病机、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知识。(4)熟悉中医护理中的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起居护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及用药护理要点。了解中医护理中的预防与康复护理的理论和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护理评估;熟练实施中医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起居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 正确进行中药的用药护理,包括煎药、服药方法的指导和用药后的观察; 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护理问题并及时解决的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传授中医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

     3.素质目标:

    培养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树立关爱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增强法律意识和职业伦理道德观念,严格遵守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培养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确保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升人文素养和关怀能力,尊重患者的个性和文化差异,提供温暖、贴心的护理服务;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积极推动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医疗团队成员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与腧穴,病因与病机,病情观察,防治原则,方药基础

    1.师需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方式讲解中医护理基础的概念、原理和原则,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吸收复杂的中医理论知识。

    2.教学中应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护理实践相结合,加深对中医护理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护理问题。

    4.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示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利用AI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基础中的抽象概念和操作方法。

    6.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护理

    中医护理技能

    1. 知识目标:1) 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学说。(2)熟悉中医护理常用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3)深入了解各类中医护理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要点,如艾灸、拔罐、推拿、刮痧等。(4)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诊断及辨证施护原则。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中医护理技术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有效;具备准确进行中医护理诊断的能力,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分析; 能够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能有效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传授中医护理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具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处理中医护理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能够对中医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医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伦理观念,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需求,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改进中医护理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以适应中医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涵盖33项中医护理技术和11项改良技术。第一章,阐述中医护理技术特点和基本知识;第二章至第六章,从中医护理角度阐述中药用药护理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简易经穴推拿技术等,突出罨包技术与拔膏疗法、悬灸、雷火灸、督灸、天灸、平衡火罐法、开天门、刮痧、热熨、中药封包、蜡疗、耳穴贴压等临床护理常用及改良技术;第七章,从配合护理角度阐述各类刺法◇如穴位注射、毫针刺法、电针、三棱针、温针灸、杵针、埋线技术等技术与配合护理。

    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示范教学、模拟演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利用AI等丰富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临床案例库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中医护理技能,并能及时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强调中医护理技能的安全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防护意识,避免因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伤害。

    护理

    康复护理

    1.知识目标:1)了解康复医学的概况及基本内容。(2)熟悉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3)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

    2.能力目标:1)学会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2)掌握常用康复护理治疗技术.(3)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3.素质目标:1)能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敬业精神。(2)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康复医学基础、康复护理学基础、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技术、临床常见症状的康复护理、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上配合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及图片、实物展示等,以增强教学效果。开展课堂病例讨论、角色扮演和见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树立四位一体的大卫生观,使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伤、残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护理

    老年护理

    1.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的护理要点:掌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全问题护理要点;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特点、治疗原则;了解老年护理的一般概念与基本内容。

    2.技能目标:能对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存在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进行保健指导;能对老年期常见病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进行健康教育;能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和安全指导,实施相应的护理;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老年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培养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老年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素养

    1.绪论

    2.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

    3.老年人的保健和健康管理

    4.老年人的照护模式

    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6.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安全管理

    7.老年人的常见生理健康问题(吞咽障碍、老年衰弱)

    8.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与护理

    9.老年人的用药护理

    10.老年人虐待问题与老年人权益保障

    教学体现“以学生主体,创建临床工作实践场景,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超星学习通平台,医学学习软件等,针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国家省市级扶老助老政策,让学生学会老年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入孝经、孝道等故事,做好老年护理课程思政,实现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创设社区、养老院及医院模拟教学场所,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药学

    基础知识模块

    分析化学

    1.知识目标: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掌握各种滴定分析方法的原理、条件及其具体应用。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所学方法解决相应仪器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掌握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能运用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备常用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与维护保养方法;具备从事药品质量检验所用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够用于样品的分析测定。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工作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崇尚科学的品德。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学生安全、节约、环保意识。

    项目一: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项目二: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项目三:酸碱滴定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项目四:沉淀滴定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项目五:配位滴定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项目六: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项目电位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项目光谱(紫外-可见,红外,原子吸收等)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项目经典色谱(液相、气相)分析法对物质进行检测。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演示法,任务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强调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帮助学生掌握溶液的组成及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能初步掌握药品质量检验所用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够用于样品的分析测定。

    药学

    药理学

    1.知识目标:掌握药效学、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临床意义。掌握各模块中代表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在全面掌握代表药物的基础上,熟悉、了解同类药物或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具备卫生行业药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基本药理学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际,初步具有药品分类、阅读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规范的职业道德观念、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等。

    模块一 总论

    模块二 神经系统药物

    模块三 心血管系统药

    模块四 消化系统药物

    模块五 呼吸系统药物

    模块七 内分泌系统药物模块八 化疗药物

    模块九 其他药物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处方分析、病案分析等多种混合式教学方式,融入中医健康和疾病观,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使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守住道德底线,提高合理、安全地用药意识,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药学

    有机化学

    1.知识目标: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从事药学类技术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一

    模块二 烷烃和环烷烃

    模块三 不饱和烃

    模块四 芳香烃

    模块五 醇酚醚

    模块六 卤代烃

    模块七 醛酮醌

    模块八 羧酸及取代羧酸

    模块九 对映异构

    模块十 酸酸衍生物

    模块十一 含氮化合物

    模块十二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模块十三 糖类化合物

    构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演示法,任务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强调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具备应用理论来解释推断有机化合物理化性质的基本能力;了解与医药学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

    药学

    生物化学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

    2.能力目标:理解其主要组成物质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合成、降解和相互转化等的代谢规律,深入了解这些代谢活动与各种重要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模块一:生物分子糖、脂类、蛋白质、核酸、酶和维生素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

    模块二: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模块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与调控。

    在讲授法、演示法、作业法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探究型”教学方式,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科研辅助教学,结合最新生物化学领域科研成果训练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基础生物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生物化学基础

    药学

    中医药概论

    1.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中药、中成药的功效与应用。中医的四诊、辨证与防治原则。(2)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方剂学的基本知识。(3)了解中医发展简史及其思维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常用中药的功效;能运用中医基本知识进行中医技能运用,具有中医整体和辩证思维。

    3.素质目标:树立药物质量观念和药品安全意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1.绪论

    2.哲学基础

    3.藏象

    4.精气血津液神

    5.经络

    6.体质

    7.病因

    8.病机

    9.诊法

    10.辨证

    11.防治与康复原则

    12.中药

    13.方剂

    本课程主要以讲授理论课为主。本大纲所列的项目均为要求学习的内容。为体现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及本学科教学目的性,内容按教学三级要求(堂握、熟悉、了解)。要求掌握的内容均为学生应知应会的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准确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意义,包括必要的记忆,并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应用及意义等。要求了解的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应用性意义。

    药学

    药学核心技能模块

    天然药物化学

    1.知识目标:1)认知天然药物主要上效成分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分类。(2)认知常见天然药物主要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3)能依据天然药物主要有效成分的结构分析理化性质。(4)学会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5)能根据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性质理解提取分离工艺。

    2.能力目标:1)能将所学的基本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应用于实际中。(2)具有对各种溶剂、试剂使用量进行计算,以及绘制提取工艺流程图的能力。(3)能熟练进行天然药物提取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4)具有正确使用和调节天然药物提取分离设备、器具并进行维护保养的能力。(5)能根据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材料收集。

    3.素质目标:树立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协调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项目一:天然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项目二:溶剂提取法

    项目三:常规分离技术

    项目四:糖、苷类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五:黄酮类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六:蒽醌类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七:香豆素类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八:生物碱类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九:皂苷类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十:挥发油提取分离技术

    项目十一:其他类型的化学成分等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秉持“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教学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线下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作业等方式开展教学。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执业药师、药物制剂工岗位要求和证书考核内容为融合,引入企业工作项目、专题技能实验作为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岗-课-赛-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药学

    天然药物学

    1.知识目标:1)掌握重要天然药物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功效应用。(2)熟悉重要天然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3)了解重要天然药物的采收加工方法。

    2.能力目标:1)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能熟练进行天然药物鉴定的各项技术操作。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1.天然药物学概述

    2.天然药物鉴定技术

    3.植物类药材

    4.动物类药材

    5.矿物类药材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药学工作案例,秉持“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让学生掌握从事天然药物鉴定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岗位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药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

    1.知识目标:1)掌握药品、药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核心要点;(2)熟悉药品监管、经营、使用、生产、研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3)了解药品、药事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背景。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药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掌握药品行政执法和应对执法的药事技能;(2)能够根据药事管理与法规及有关药品政策技术规则,完成药品经营、使用、生产、注册、监管等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工作任务。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从事医药工作依法合规和政策应对的意识;(2)培养药事活动中合作共事的精神;(3)培养诚信药德、遵规守法、积极细致的职业态度。

    1.绪论

    2.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

    3.药学、药师和药学职业道德

    4.药事组织

    5.药品管理立法

    6.药品注册管理

    7.特殊管理的药品

    8.中药管理

    9.药品信息管理

    10.制药工业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11.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1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13.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收集药事管理与法规相关案例、视频,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通过学习并深入了解医药实践,学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药学

    药物分析

    1.知识目标:1)掌握药物检验的基本程序:药品的收审、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整理并写出检验报告;(2)能依据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应用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等对典型药物及其制剂进行检验分析;(3)熟悉药物的杂质检查及检查的意义,如:氯化物、铁盐、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干燥失重检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熟悉药典中常见药物定量分析方法;(5)了解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及体内药物分析技术。

    2.能力目标:1)具备药物质量检验程序;(2)熟练操作药物物理常数测定技术,学会药物的鉴别技术,学会药物的杂质检查技术;(3)熟练操作药物的含量测定技术,熟练操作药物制剂检查技术。

    3.素质目标:1)具有从事药学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2)具备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具有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药品安全意义。

    1.药品标准,药典概述,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2.药物的性状检查与鉴别试验;

    3.药物的杂质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

    4.药典中常见定量分析方法;

    5.典型药物分析;

    6.中药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教学中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等方法。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实践中对知识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药品安全的职业素质。

    药学

    药剂学

    1.知识目标:1)掌握临床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分类;掌握主要剂型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要求;掌握药剂学操作所需的设备及影响因素;掌握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中的常用术语;掌握处方调配工作程序和要求。(2)熟悉各种剂型生产所用辅料名称(或附加剂)及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熟悉各种剂型的质量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标准;熟悉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3)了解各种剂型生产所用辅料(或附加剂)的性质;了解制药设备结构;了解药物的包装与储存要求。

    2.技能目标:1)熟悉掌握临床常用剂型的常规生产技术;熟悉掌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技术;熟悉掌握非处方药销售工作要求;熟悉掌握具有正确使用生产过程常用衡器、量器;熟悉掌握临床常用剂型的质量控制技术。(2)学会一般(常规)制药设备的使用、保养技术;学会制剂辅料(或附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3.素质目标:1)具有从事药学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2)具备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3)具有药品质量合格的观念及用药安全的意识

    模块一 总论

    模块二 液体制剂

    模块三 固体制剂

    模块四 半固体制剂

    模块五 气体制剂

    模块六 新型制剂

    模块七 其他

     

     

    以企业实际工作案例为导向,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实践中对知识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VR教学、实验等方法灵活应用于课程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安全、合理用药意识,自觉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药学

    药物化学

    1.知识目标:掌握各类典型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熟悉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稳定性、药物活性与作用特点之间的关系及其杂质的来源,把握其内在的规律;了解药物的发展概况以及新上市药物的名称、结构等信息。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药物的性质鉴别、稳定性考察、化学配伍禁忌、药物合成纯化等操作;能解决药物的制剂配制、药品检验、贮存保管、处方调剂及临床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会合成常规装置安装以及数字熔点测定仪、旋转蒸发仪等重要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3.素质目标:坚持药物质量第一的原则,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药学工作者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备参加医药执(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药物化学知识、技能及素质。

    模块一

    模块二 合成感染药

    模块三 抗生素

    模块四 中枢神经系统药

    模块五 外周神经系统药

    模块六 心血管系统药

    模块七 消化系统药

    模块八 解热镇痛药

    模块九 抗肿瘤药

    模块十 激素类药

    模块十一 维生素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演示法,VR教学、实验等方法灵活应用于课程教学当中,任务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强调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重视药品安全生产的职业素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培养。

    药学

    医院药学技能模块

     

    临床药物治疗学

    1.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病基础知识及药物治疗知识2)了解常用药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3)具有职业道德基本知识4)具有用药咨询服务及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1)能根据常见病知识和药品知识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及药物的联合应用2)能进行同类药物的比较3)能根据病人的需求推荐药品4)能介绍常用药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5)能读解常用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缩写英文名。

    3.素质目标1)思想道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遵纪守法,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诚实守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2)人文素质:有谦逊正直,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努力追求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发展和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完善精神,有良好的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3)身心素质:具备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心理调整能力,对胜利和成功有自制力,对挫折和失败有承受力,身心健康。

    主要内容:用药基础知识、呼吸系统常见病用药指导、抗生素合理用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用药指导、内分泌及代谢性常见病用药指导、消化系统与营养常见病用药指导、皮肤五官科常见病用药指导、处方分析与处方调配。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常见病用药指导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场景模拟相结合模式,融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链接、中医健康和疾病观,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药学知识,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练习法、自主学习法等。

    药学

    临床医学概要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2)熟悉常见症状的问诊的内容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治疗及药物治疗要点。(3)了解体格检的基本方法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预防点。

    2.能力目标:1)初步养成临床思维方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3)学会常见临床急症进行初步院前处理。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2)养成关爱生命、热爱患者、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1.诊断学基础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

    6.血液系统疾病

    7.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聚焦职业岗位,科学重构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情,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时,先对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级、医学知识储备情况等,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然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精心确定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法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药学

    医药商业技能模块

    药品市场营销

    1.知识目标:1)掌握市场营销学相关概念、经典的营销学原理与方法;(2)掌握医药商品营销工作的一般过程与方法;(2)熟悉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医药市场营销的现状与问题;(3)了解营销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具备医药商品营销岗位的必备知识与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1)具备应用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购买者行为;(2)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施医药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为从事医药营销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做药就是做良心、质量第一的职业观念;(3)具有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1.医药商品的特殊性,密切联系医药行业的具体实践;

    2.医药营销的基本原理、医药产品营销活动中的营销环境分析、营销战略选择、营销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等主要内容;

    3.制定医药商品推广PPT设计;

    4.查找医药文献,网络信息资源,新媒体数字医药营销动态。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教学中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实践中对知识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依据医药商品的特殊性,对具体的医药商品制定初步营销战略及营销组合策略。

    药学

    药店经营与管理

    1.知识目标:具备药店日常业务,包括店员培训、投诉接待、陈列更新、POP广告制作、药品周转、存货盘点、销售活动等。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具备药品零售企业各岗位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具备药店业务拓展能力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职业态度的养成与价值观的,从事药品零售企业各岗位工作,也为自主创业、门店业务拓展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店日常业务管理,以门店日常工作内容为背景,整合与药品零售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门店工作为中心包含网上药店、药店企业文化、药店财务管理和药店企业信息管理等;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以专题讲授为主,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演示法,任务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强调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康复治疗技术

    基础知识模块

    康复医学概论

    1.知识目标:(1)掌握康复医学导论、康复医学的地位与作用、康复医学机构与组织方式、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及工作方式等项目的基本知识。(2)熟悉残疾学、功能障碍、康复预防、康复治疗等项目的基本知识。(3)了解康复伦理、康复治疗师培养与指导等项目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1)具备对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和康复治疗师的充分认知能力;(2)具备以康复程序为框架,初步为病人实施整体康复的能力;(3)具有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残疾的预防、残疾人的全面康复、康复病历、康复治疗的管理等能力;(4)能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恰当使用解释用语,操作中关爱病人,让病人能很好配合康复工作;

    5)能应对基本康复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和意外,具备初步现场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有关制度和法规;(2)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3)具有高度的专业责任感,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康复医学导论、康复对象、康复医学工作内容、康复治疗师工作要求与指导。

    根据实际聚焦职业岗位,科学重构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情,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时,先对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级、医学知识储备及对康复专业的认识情况等,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法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康复治疗技术

    药理学

    1. 知识目标:掌握药效学、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临床意义。掌握各模块中代表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在全面掌握代表药物的基础上,熟悉、了解同类药物或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际,初步具有药品分类、阅读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规范的职业道德观念、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等。

    模块一:总论

    模块二:神经系统药物

    模块三:心血管系统药

    模块四:消化系统药物

    模块五:呼吸系统药物

    模块七:内分泌系统药物

    模块八:化疗药物

    模块九:其他药物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处方分析、病案分析等多种混合式教学方式,融入中医健康和疾病观,运用AI技术丰富在线课程建设,使学生在职业活动中守住道德底线,提高合理、安全地用药意识

     

    康复治疗技术

    人体发育学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人生各阶段的运动、言语、认知、情绪情感、社会功能的发育规律;熟悉人休发育的基本概念、模式和相关理论;了解影响人休发育的主要因素,常见发育问题及康复保健及常用的发育评定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运用人体发育规律,判断发育异常,能通过人体发育规律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内涵及外延。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模块一:人体发育学的概述、发育理论与发育规律;

    模块二: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运动、言语、认知、情绪情感、社会功能的发育规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

    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开展教学活动。立足岗课赛证融通重构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融入新规范、新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应提升信息化应用技术,运用AI等技术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数智化在线课程平台,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人体发育规律,判断发育异常并开展简单的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临床医学概要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2)熟悉常见症状的问诊的内容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治疗及药物治疗要点。(3)了解体格检的基本方法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预防点。

    2.能力目标:1)初步养成临床思维方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3)学会常见临床急症进行初步院前处理。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2)养成关爱生命、热爱患者、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1.诊断学基础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

    6.血液系统疾病

    7.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焦职业岗位,科学重构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情,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时,先对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级、医学知识储备情况等,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然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精心确定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法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康复治疗技术

    中医学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四诊、中医辨证体系、中医治则。(2)熟悉中医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的应用;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3)了解中医学形成发展概况;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中医四诊的能力。(2)具有运用中医学基本知识辨证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4)具有对后续中医相关课程的继续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树立热爱中医文化、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的思想。(2)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运用中医知识防病治病。关爱生命,重视对病人健康的维护,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3)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康复治疗士资格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职)业标准,融入新规范、新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应提升信息化应用技术,建设、完善中医学基础在线课程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学会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具备辨证证论治的职业技能。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评定及诊断技术技能模块

    康复评定技术

    1.知识目标:掌握康复评定的概念、评定方法、基本要求、评定时间、评定内容及注意事项;掌握人体形态和反射评定、心肺功能、认知功能、言语语言功能、感觉功能、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协调与平衡、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环境评定项目和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常见骨关节疾病、神经疾病、心肺疾病、儿童疾病、老年疾病、并发症的评定技术。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康复评定相关项目。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评定思维和客观准确的评定方法,充分认识到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工作的基础。

    模块一:康复评定的对象、评定内容、方法及实施

    模块二:基础评定技术

    模块三:常见疾病评定技术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康复医院见习等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康复评定技术,为患者开展康复评定环节,确定其存在的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技术

    人体运动学

    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础知识、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骨与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上肢、躯干及下肢的解剖结构、神经支配、肌肉组成及运动学特征;了解人体运动的分类以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体内的压力平衡;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运动学相关知识运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模块一:人体运动学基础知识;

    模块二:上肢;

    模块三:躯干;

    模块四:下肢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力与人体结构、系统力学特点以及力与人体功能关系,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当应用手法或器械在患者的特定部位或区域施加机械作用时,使之更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恢复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技术

    诊断学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2)熟悉常见症状的问诊的内容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治疗及药物治疗要点。(3)了解体格检的基本方法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预防点。

    2.能力目标:1)初步养成临床思维方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3)学会常见临床急症进行初步院前处理。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2)养成关爱生命、热爱患者、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模块一:绪论

    模块二:常见症状

    模块三:问诊

    模块四:检体诊断

    模块五:实验室诊断

    模块六:病历书写及临床思维方法

    基于本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以本课程知识、技能、素质目标为导向,紧密融合已学各项医学基础知识,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以及线上资源,使学生掌握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关的诊断学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与综合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技能模块

    运动治疗技术

    1.素质目标:明确运动治疗技术的作用和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明确治疗师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具体操作方法;理解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

    3.能力目标:能在临床实践中熟练运用运动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康复帮助

    模块一: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模块二: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的运动治疗技术;

    模块三: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康复医院见习等开展教学活动。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运动治疗技术,为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技术

    作业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史。(2)熟悉作业治疗的理论及常见的作业治疗模式。(3)掌握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基本概念、常用作业治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4)理解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的特点制订有效的作业治疗计划,进行科学正确的作业治疗及训练。

    3.情感目标:1)体验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的困难。(2)树立“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照顾”的观念。(3)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伤、残者的良好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热爱康复医学工作和对发展康复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作业治疗概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体位及转移技术、认知及知觉功能训练、治疗性作业治疗、压力治疗、辅助技术、助行器、矫形器、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社区作业治疗

    课程结合康复治疗士证要求,紧密围绕康复岗位需求,侧重临床实践与应用,将技术任务化并进行实施。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常见的作业治疗介入手段;能对功能障碍 患者进行作业治疗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为后续的疾病康复打下基础。

     

    康复治疗技术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步骤。(2)熟悉: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3)了解: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1)学会:对患者选择适合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2)熟练掌握:常见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操作步骤、常用理疗设备和器械的使用操作。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大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5)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和不断创新精神。(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7)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康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的康复服务。

    模块一:认识物理因子

    模块二:电疗法

    模块光疗法

    模块温热疗法

    模块声波疗法

    模块其它物理因子疗法

    根据“培养面向社区的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根据本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再结合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通过图表、类比、举例、及前后串联的方法,将知识系统化的介绍给学生;基于课程对的操作要求高,教学中强调“教中学,学中做”,强调对理疗设备的操作熟练,又强调会根据病例综合的应用所学过的理疗方法,利用病例分析、思考题等形式,强调实践的应用性和严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康复治疗技术

    言语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言语康复治疗方法:(2)熟悉基本理论和功能评定:(3)了解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1)使学生对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对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3)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方法和处置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2)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总论

    二、失语症

    三、语言发育迟缓

    四、构音障碍

    五、嗓音障碍

    六、共鸣障碍

    七、语畅障碍

    八、听力障碍

    九、吞咽障碍

    十、辅助沟通系统

    通过本课程教学,一要夯实言语治疗基础知识,二要培养言语治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言语障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讨论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题,并运用各种言语治疗手段组织实施治疗,为今后从事言语治疗工作打下基础。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技能应用模块

    常见疾病康复技术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其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问题和功能障碍特点;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能;熟悉常见疾病康复的基木理论、基本知识和康复计划的制订。

    3.能力目标:能对临床常见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进行康复评定,并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及方案;能够应用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为功能障碍者提供个性和系统的康复治疗服务。

    模块一:神经系统疾病康复

    模块二:骨骼肌肉病损康复

    模块三:心肺和代谢疾病康复

    模块四:外科相关疾病康复

    模块五:儿童疾病康复

    模块六:恶性肿瘤康复

    模块七:激发疾病与并发症康复

    能对临床常见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进行康复评定,并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及方案;能够应用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为功能障碍者提供个性和系统的康复治疗服务。

    康复治疗技术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经络的概念、分类、循行,功能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推拿、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操作方法、作用、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熟悉各类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案。(3)了解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

    2.技能目标:1)能熟练在人体上进行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说得出各穴位主治要点及操作要点;能熟练进行各类推拿手法、灸法、拔罐技术刮痧、足部按摩操作。(2)能运用推拿疗法、常用灸法、拔罐技术等进行临床常见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能在医生指导下参与运用针刺疗法进行临床常见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能指导患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运动康复疗法等。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为病人和残疾人服务和乐于奉献的意识和态度。(2)具有良好的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理人员和团队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概论、经络与腧穴、推拿技术、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传统运动疗法、其他传统康复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内科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

    采取以实操为主理实一体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实操训练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人体重要腧穴进行定位以及刺法、灸法和拔罐法等操作;能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行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对应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

    社区康复

    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方法及康复效果的评定;学会各种康复操作方法;熟悉常见病的临床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评估可能的预后。了解常见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与疾病康复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从病人整体考虑制定康复治疗计划、选择康复治疗手段,注意机能康复与心理康复的有机结合。

    2.能力目标:独立的进行常见病康复评价、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康复治疗技术操作:正确指导病人科学运用康复手段:客观评定康复效果。培养具有较熟练的针灸、推拿、康复、保健实践技能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及社区康复、保健机构从事针灸推拿、康复、保健等多层次、多岗位的高素质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3.素质目标: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模块一:社区康复相知识关;

    模块二:常见疾病的社区康复实践

    教学中以情境教学为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心理

    1.知识目标:1)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2)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3.素质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临床常见病症如神经系统、身心障碍、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儿童、老年患者、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采取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内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为主,课外指导学生以学习通在线课程资源进行线上学习,结合案例分析、技能训练、模拟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职业能力。

    康复治疗技术

    儿童康复

    1.知识目标:掌握小儿脑瘫、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发育迟缓、智障等疾病的物理 治疗和作业治疗技术,以及康复治疗技术中的急症处理能力

    2.能力目标:运用儿童康复知识进行儿童康复评定与训练

    3.素质目标: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热爱养老事业、献身养老事业的远大理想;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老年人具有高度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具有高度的专业责任感,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小儿脑瘫、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发育 迟缓、智障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 

     

    教学中通过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发展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掌握儿童康复临床常见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流程。

    康复治疗技术

    老年康复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的康复要点。(2)掌握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3)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特点、治疗原则。(4)了解老年康复的一般概念与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1)能对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存在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进行保健指导:能对老年期常见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康复措施和进行健康教育。(2)能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和安全指导,实施相应的康复。(3)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老年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1)具有以老年人为中心,一切为了老年人的护理观,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坚持以老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具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品德。(2)具有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3)具有较强的专业责任感、同情心、爱心及团队合作精神。

     

    老年人疾病特点、评定、常见老年疾病的康复

    1. 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全面了解老年康复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变化特点。2. 教师需深入讲解老年常见疾病的康复评估方法、康复治疗目标和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脑卒中、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等3. 结合实际案例和临床经验,让学生掌握针对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技术,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的具体操作和应用要点。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运用AI、多媒体、模拟设备等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康复技术。

    老年保健与管理

    基础知识模块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概论

    1.知识目标:了解老年心理学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与研究热点,理解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深刻理解老年人机体在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发生的生理性与病理性改变,及其改变所致的老年常见躯体与心理健康问题。

    2.能力目标:学会恰当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老年人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解答;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沟通,保护老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3.素质目标:树立“尊老、敬老、爱老”意识,养成对老年弱势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工作情操;培养敬业精神,求真务实,敬畏生命,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2.老年人系统功能变化与常见疾病;

    3.老年人心理特征概述;

    4.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5.老年人情绪调节问题;

    6.老年人心理评估;

    7.老年人咨询技术;

    8.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

    9.老年人家庭与婚恋心理慰藉;

    10.死亡教育。

    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分析、模拟老年人现存或潜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有所用。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启发、提问、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学习汇报、小组讨论、走上讲台模拟小老师、总结发言等活动,形成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老年心理学知识的融合,通过引入思政元素,促进学生专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老年保健与管理

    中医学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四诊、中医辨证体系、中医治则。(2)熟悉中医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的应用;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3)了解中医学形成发展概况;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中医四诊的能力。(2)具有运用中医学基本知识辨证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4)具有对后续中医相关课程的继续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树立热爱中医文化、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的思想。(2)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运用中医知识防病治病。关爱生命,重视对病人健康的维护,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3)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1+X家庭保健按摩等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职)业标准,融入新规范、新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应提升信息化应用技术,建设、完善中医学基础在线课程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学会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具备辨证证论治的职业技能。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政策法规与标准

    1.知识目标:掌握老年政策法律法规概述;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台湾地区及国外老年法律法规;老年服务与管理概述;老年人家庭赡养与扶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社会保障;老年人社会服务;老年人社会优待;老年宜居环境;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养老服务机构;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组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对老年政策法律与制度的解读;能够将所学运用于老年服务实践。

    3.素质目标:具备为老年人服务、维护老年人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素质与能力。

    老年政策法律法规概述;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台湾地区及国外老年法律法规;老年服务与管理概述;老年人家庭赡养与扶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社会保障;老年人社会服务;老年人社会优待;老年宜居环境;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养老服务机构;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组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知识、技能进行解读与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配餐

    1.知识目标:1)掌握平衡膳食宝塔内容(2)掌握老年人所需营养素状况以及老年人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3)知道食谱编制理论和方法(4)掌握老年人营养配餐要点(5)理解食谱编制的步骤(6)掌握健康个体和群体的食谱编制原则、方法和步骤(7)能对营养失衡和代谢疾病人群建立营养食谱(8)了解老年人疾病人群的膳食制备和营养调理

    2.能力目标:1)能对老年人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2)能对老年人进行营养配餐(3)能对特殊营养人群如苯丙酮尿症、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等进行膳食调整。(4)熟悉老年不同疾病人群的膳食制备和营养调理,重点是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肿瘤疾病、呼吸疾病等疾病的膳食调理。(5)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项目一:老年人所需营养素的认知及能量需求

    项目二:老年人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认知

    项目三:老年人的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项目四:调查与评价老年人膳食营养情况

    项目五:老年人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项目六:老年人常见病的饮食调养

    项目七:老年人的膳食指导

    课程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护生在具备岗位所需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同时,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尽可能在思维方法等方面打好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老年人膳食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能对老年人进行食谱编制和膳食评价。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

    健康照护技术技能模块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1.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清洁、睡眠、饮食、排泄等日常生活观察及照护知识、正确安全协助转运老年人的相关知识及老年人突发意外的急救知识;熟悉老年人照护需求的评估知识及影响老年人饮食、睡眠、排泄等的各种因素;了解老年人照护特点及各种照护文件的书写。

    2.能力目标:能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标准,运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视觉能力等相关评估知识,评估老年照护对象的服务需求,确定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的照护服务,并建立照护档案;能正确为老年人实施清洁、睡眠、饮食、排泄、转运、急救等基本照护技术。

    3.素质目标: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意识,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以人为本,尊重老人的隐私权;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和老年照护对象有效沟通交流;能够恪守社会一般行为准则和职业准则,严以律已,在老年照护工作中具有慎独精神。

    工作领域一 职业认知

    工作领域二 安全防护

    工作领域三 饮食照护

    工作领域四 排泄照护

    工作领域五 睡眠照护

    工作领域六 清洁照护

    工作领域七 冷热应用

    工作领域八 转运照护

    工作领域九 急危应对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教学中以讲授理论为主,结合演示操作,适时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能力,在实训中发展操作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健康评估

    1.知识目标:(1)掌握健康史采集的基本流程、技巧以及常见症状评估内容。(2)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3)掌握辅助检查检验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了解护理病历内容和格式。

    2.能力目标:1)能熟练应用交谈(问诊)方法,完整收集健康史资料,进行正确的症状评估。(2)全面又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评估。(3)能够正确的进行血尿粪等实验室检测、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进行心电图描记及结果分析。(4)规范书写临床病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标准规范的健康评估技能、科学严谨的临床逻辑思维、精益求精、创新的工匠精神,强化爱伤意识,弘扬红医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具有家国情怀。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指导生活和工作度能力。

    1.健康史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头颈部、胸部、腹部、肛门直肠与生殖器、脊柱及四肢以及神经系统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3.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

    4.健康评估记录、护理诊断思维。

    教学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理实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讲授法等方法。同时,以中医诊断辅,以信息资源为支持,融入思政。进而学生能系统、完整地掌握健康评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健康问题的逻辑分析和健康状况判断能力,为确立保健与管理目标、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老年保健与管理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经络的概念、分类、循行,功能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推拿、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操作方法、作用、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熟悉各类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方案。(3)了解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

    2.技能目标:1)能熟练在人体上进行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说得出各穴位主治要点及操作要点;能熟练进行各类推拿手法、灸法、拔罐技术刮痧、足部按摩操作。(2)能运用推拿疗法、常用灸法、拔罐技术等进行临床常见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能在医生指导下参与运用针刺疗法进行临床常见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能指导患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运动康复疗法等。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为病人和残疾人服务和乐于奉献的意识和态度。(2)具有良好的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理人员和团队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4)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医传统康复技师概论、经络与腧穴、推拿技术、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传统运动疗法、其他传统康复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内科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

    采取以实操为主理实一体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实操训练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人体重要腧穴进行定位以及刺法、灸法和拔罐法等操作;能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行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对应治疗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照护保健知识。掌握病情评估及紧急处理措施。(2)熟悉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3)了解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病的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原则、能够正确指导患病老人用药,并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

    2.能力目标:(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好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病的预防工作。(2)能根据病情,为患者熟练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照护计划,选择合理的护理技术并正确实施。(3)能熟练对老年人进行各系统常见病的健康教育指导。(4)能够及时准确判断老年人常见急性病症,并采取正确紧急救护措施。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养成关爱、尊重患病老人的职业素养,热爱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职业素质。(4)养成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模块一:呼吸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二:循环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三:消化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四:内分泌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五:泌尿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六:神经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七:运动系统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模块八:生殖系统模块一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

    模块就:感觉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照护

    本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结合行业要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知识以及相关护理技术的应用,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为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充分培养本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

    1.知识目标:1) 深入理解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的生理机制和常见病理变化。(2)熟练掌握各类老年康复保健技术的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3)熟悉老年人心理健康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4)掌握老年康复保健中的营养需求和膳食搭配原则。(5)了解老年康复保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6) 学习老年康复保健中的运动康复理论和训练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专业评估工具,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功能进行准确评估。

    2)熟练操作常用的老年康复保健设备和器械。(3)具备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科学合理的康复保健方案的能力。(4)能够有效地与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康复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5)能够观察和分析老年人在康复保健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6)具备处理老年康复保健中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关爱、尊重老年人的职业素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老年人的尊严和需求。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康复保健人员协同工作。不断提升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学习和创新能力,适应老年康复保健领域的发展变化。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守职业操守。

    老年康复总论、老年人常见疾病康复训练与指导、伤病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训练与指导、老年人康复基础实训与指导、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与指导

    1. 课程教学应紧密围绕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系统介绍康复保健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2. 教师需具备丰富的老年康复保健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内容。

    3. 教学过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康复保健技术。

    4.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技术操作。

    6.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1.知识目标:掌握失智失能的基础知识、失智失能老年人的基础照护、生活照护的技能操作要求和认知功能训练。熟悉失智老年人各种异常行为照护的相关知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老年人照护原则与沟通技巧。

    2.能力目标:学生具有对老年长者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能对老年认知功能训练进行设计和规划;能够应用沟通技巧,与长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素质目标: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思想,关心、爱护、尊重老年人,培养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敬老爱老助老”的人文素养。

    1.失智失能老人健康照护基础知识

    2.失智失能老人身体综合照护

    3.失智失能老人健康促进照护

    4.失智失能老人认知功能促进

    5.失智失能老人活动功能维护

    在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职业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

    健康管理与促进模块

    智慧养老服务

    1.知识目标:理解智慧养老的内涵,熟悉智慧养老的不同模式和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智慧养老的发展现状。

    2.能力目标:能够对智慧养老进行顶层设计,探讨不同实施模式;从实施地点的角度探讨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和智慧机构养老,并对国内外智慧养老产品与网站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智慧健康养老的价值观念,树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和帮助老年人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的理念。

    主要内容:智慧养老与老人信息需求模型、智慧养老模式、智慧助老及其产品的采纳与使用、智慧用老与退休人员知识管理、智慧孝老与在线社交网络、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智慧机构养老与异地养老、智慧养老的新兴领域、智慧养老的产品与网站等。

    在教学中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通过问题导向、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智慧健康养老的价值观念,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树立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和帮助老年人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的理念。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和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基本理论、老年社会工作内容、方法等。

    2.能力目标:能运用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知识分析处理实际的老年案例;能撰写个案报告、小组计划书和社区服务方案。

    3.素质目标: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整合资源能力;使学生树立尊老、敬老、为老服务的理念。

    主要内容包括:老年社会工作概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伦理、老年社会工作评估、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社区工作、老年社会服务项目管理等。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育人”并重的原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实务

    1.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方法,了解老年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因素。

    2.能力目标:能运用老年人健康管理相关知识针对老年人展开健康管理的相关工作。

    3.素质目标:树立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高尚情操和职业素质。

    主要内容:老年健康管理概论、老年人健康监测、老年人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老年人健康指导、老年人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营销、健康管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等。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渗透、思想疏导、实践强化”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将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学校育人与环境育人相结合。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老年保健与管理

    社区居家养老

    1.知识目标: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服务标准、管理与评估

    2.技能目标:能按标准实施居家老年人服务,正确进行居家养老环境、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与评估。

    3.素质目标: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的绪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内容与标准、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居家养老服务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育人”并重的原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年人活动的概念、分类;老年人活动需求评估的内容;撰写老年人各类活动策划、实施、活动公告和邀请函的基本要求;活动策划评价的内容和实施过程。(2)熟悉老年人活动需求评估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活动的场地、时间、人员及危机管理;各类老年人活动实施的管理流程;活动策划与实施的评价方法及标准。(3)了解老年人活动调研方法和程序;老年人活动策划、实施方案的注意事项;活动评价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对参加不同类型活动的老年人进行评估;撰写老年人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公告和邀请函;策划与组织各类老年人活动;撰写活动评价报告;

    3.素质目标:具有老年人活动工作者应有的素质;爱岗敬业、尊重、关爱老人、热忱奉献的老年服务意识;撰写评价报告的基本素质。

    1.老年人活动策划组织绪论

    2.老年人活动需求评估

    3.老年人活动的策划及现场管理

    4.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实施

    5.老年人活动策划与实施评价

    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对老年人活动策划组织具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应用到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中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尊重、关爱老人、热忱奉献的老年服务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老年保健与管理

    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1.知识目标:掌握“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中心、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现代服务管理理念;掌握公共事业管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养老机构依法管理所必须的政策法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所必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所必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为老人服务的相关理论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与老年人、员工、上级及各政府部门沟通的知识掌握养老机构的分类和服务类型熟悉养老机构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能对养老机构新、改、扩建进行论证、规划和申报;对财务工作进行简单的成本核算、后勤工作进行管理、处理养老机构突发紧急工作等具有学习、掌握和应用现代管理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熟练地与老人及家属、员工、上级及各级政府进行沟通;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能妥善处理机构突发事件

    3.素质目标:热爱养老服务和机构管理工作,有为老人服务、乐于奉献的精神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专业认知和职业素养,树立专业认同感。

    1.养老机构概述

    2.养老机构建设

    3.养老机构战略

    4.养老机构经营

    5.养老机构管理

    遵循学习基本认知规律,体现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以“任务驱动学习、教师引导思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采用微课视频、任务驱动、学生分享、讨论等方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理论学习;利用多种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探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理念,通过主题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管理者素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中药学

    基础知识模块

    无机化学

    1.知识目标:掌握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灵活应用溶液理论中的四大平衡体系。熟悉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在药学上的应用。了解化学热力学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正确进行溶液配制、物质提纯、性质检验等实验操作,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识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工作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崇尚科学的品德。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模块一绪论

    模块二原子结构

    模块三分子结构

    模块四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介

    模块五四大平衡体系

    模块六沉淀反应和溶液

    模块七电解质溶液

    模块八化学热力学基础

    模块九元素总论

     

    体现岗-课-赛-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线下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作业等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溶液的组成及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熟悉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掌握四大滴定分析的方法

    中药学

     

    有机化学

    1.知识目标: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备从事药学类技术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一

    模块二烷烃和环烷烃

    模块三不饱和烃

    模块四芳香烃

    模块五醇酚醚

    模块六卤代烃

    模块七醛酮醌

    模块八羧酸及取代羧酸

    模块九对映异构

    模块十酸酸衍生物

    模块十一含氮化合物

    模块十二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模块十三糖类化合物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演示法,任务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强调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熟悉有机化合物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化学反应历程以及活性中间体作用理论;具备应用理论来解释推断有机化合物理化性质的基本能力;了解与医学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

    中药学

     

    分析化学

    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所学方法解决相应仪器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具备常用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与维护保养方法;具备从事药品质量检验所用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够用于样品的分析测定。

    3.素质目标:掌握初步树立全面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活跃的创新思维。

    模块一:化学分析法

    模块二:光学分析法

    模块三:色谱分析法

    模块四:其它仪器方法简介。

    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启发、提问、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学习汇报、小组讨论、走上讲台模拟小老师、总结发言等活动,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了解仪器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了解各类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加深对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药学

     

    中医学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四诊、中医辨证体系、中医治则。(2)熟悉中医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的应用;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3)了解中医学形成发展概况;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中医四诊的能力。(2)具有运用中医学基本知识辨证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4)具有对后续中医相关课程的继续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树立热爱中医文化、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的思想。(2)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运用中医知识防病治病。关爱生命,重视对病人健康的维护,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3)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中)药师资格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职)业标准,融入新规范、新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应提升信息化应用技术,建设、完善中医学基础在线课程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学会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具备辨证证论治的职业技能。

    中药学

     

    中药学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常用中药的功效

    3.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依法应用”、“质量第一”的观念和“敬业”、“守信”、“人命关天”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质。

    模块一:中药发展概况

    模块二:中药的采制

    模块三:中药的性能

    模块四:中药的应用

    模块五:常见中药(包含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祛痰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安神药、开窍药、补虚药、消食药、驱虫药、收涩药、外用药)

    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应用、配伍及某些特殊用量用法,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中药学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药学

     

    药用植物学

    1.知识目标:1)掌握重要天然药物的来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功效应用;(2)熟悉重要天然药物的产地、主要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3)了解重要天然药物的炮制及采收加工方法。

    2.能力目标:1)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能掌握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根据药品性质,采取正确储存养护方法;(4)能够科学普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知识。

    模块一绪论

    模块二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

    模块三天然药物生产与鉴定知识

    模块四常见天然药物概述与常见品种鉴定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药用植物学的相关概念,以及药用植物的类型、基本的性状鉴定方法;熟悉药用植物的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以及储存方法;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应用功效以及用法用量。

    中药学

     

    方剂与中成药

    1.知识目标:1)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2)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与配伍法则,培养分析、运用方剂以及据证组方求“变”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习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分析各类常用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意义、临床应用。

    3.素质目标:1)热爱专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一:方剂与中成药基本知识

    模块二:中成药问病荐药

    模块三:内科用方药

    模块四:外科、皮肤科用方药

    模块五:妇科用方药

    模块六:五官科用方药

    模块七:儿科用方药

    模块八: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方剂与中成药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各类常用方剂与中成药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意义、临床应用。了解中医内、外、妇、儿常用中成药的功效及其临床效果,使学生具备初级中药师所必需的中药与方剂的基本知识

    中药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

    1.知识目标:1)掌握药品、药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核心要点;(2)熟悉药品监管、经营、使用、生产、研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3)了解药品、药事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背景。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药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掌握药品行政执法和应对执法的药事技能;(2)能够根据药事管理与法规及有关药品政策技术规则,完成药品经营、使用、生产、注册、监管等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工作任务。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从事医药工作依法合规和政策应对的意识;(2)培养药事活动中合作共事的精神;(3)培养诚信药德、遵规守法、积极细致的职业态度。

    模块一:药品和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模块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模块三:药品监督管理组织机构与立法

    模块四:药学技术人员与药品安全管理

    模块五:药品研制与注册管理

    模块六:特殊管理药品管理

    模块七:中药管理

    模块八:药品信息管理

    模块九:药品生产管理

    模块十:药品经营管理

    模块十一:药品使用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药品、药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核心要点;熟悉药品监管、经营、使用、生产、研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了解药品、药事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背景

    中药学

    中药核心技能模块

    中药化学

    1.知识目标:1)认知中药主要上效成分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分类。2)认知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3)能依据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结构分析理化性质。(4)学会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5)能根据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性质理解提取分离工艺。

    2.能力目标:1)能将所学的基本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应用于实际中。(2)具有对各种溶剂、试剂使用量进行计算,以及绘制提取工艺流程图的能力。(3)能熟练进行中药提取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4)具有正确使用和调节中药提取分离设备、器具并进行维护保养的能力。(5)能根据中药的主要成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材料收集。

    3.素质目标:树立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协调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模块一绪论

    模块二中药常用提取分离技术

    模块三糖和苷类化合物

    模块四黄酮类化合物

    模块五醌类化合物

    模块六苯丙素类化合物

    模块七生物碱类化合物

    模块八皂苷类化合物

    模块九强心苷类化合物

    模块十萜类和挥发油

    模块十一其他类化合物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备岗位所需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同时,具备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尽可能在思维方法等方面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中药化学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中药化学的任务、目的、意义及发展;掌握常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适用范围、优缺点及操作注意事项;掌握常见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适用范围、优缺点及操作注意事项,如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发、盐析法和结晶法等。

    中药学

     

    中药药理

    1.知识目标:掌握中药药理学相关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2.能力目标:能运用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观察动物给药前后的变化。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模块一:总论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

    模块二:各论

    各论主要包含解表方药、清热方药、泻下方药、祛风湿方药、芳香化湿方药、利水渗湿方药、温里方药、理气方药、消食方药、止血方药、活血化瘀方药、祛痰止咳平喘方药、安神方药、平肝熄风方药、开窍方药、补虚方药。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中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实践中对知识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相关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能运用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观察动物给药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中药学

    中药核心技能模块

    中药鉴定技术

    1.知识目标: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取样原则、鉴定方法。

    2.能力目标:灵活运用中药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四大基本鉴定方法对常用中药的真伪和质量进行鉴定。同时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道德;(2)树立“依法鉴定”、“诚实守信”、“科学严谨”、“质量为本”的理念;(3)建立良好的工匠精神、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模块: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与任务、中药鉴定的发展史、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中药鉴定的依据与基本程序、中药鉴定的方法、常见中药的鉴定等。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学中以讲授理论为主,结合实训课,适时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能力,在实训中发展操作能力。

    中药学

    中药炮制技术

    1.知识目标: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

    2.能力目标: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应用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道德;(2)树立“依法鉴定”、“诚实守信”、“科学严谨”、“质量为本”的理念

    模块一:中药炮制概论述

    模块二:中药炮制的辅料

    模块三药材净选与加工

    模块四饮片切制

    模块五炒法

    模块六炙法

    模块七煅法

    模块八煮燀法

    模块九复制法

    模块十其他制法(发酵发芽法、制霜法及其他制法)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育人”并重的原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培养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应用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中药学

    中药制剂技术

    1.知识目标:1)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

    2)中药各种常用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查方法;(3)常用辅料及包装材料;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等。

    2.能力目标:1)熟悉掌握临床常用中药剂型的常规生产技术;熟悉掌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技术;熟悉掌握非处方药销售工作要求;熟悉掌握具有正确使用生产过程常用衡器、量器;熟悉掌握临床常用剂型的质量控制技术。(2)学会一般(常规)制药设备的使用、保养技术;学会制剂辅料(或附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3.素质目标:1)学习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自学的方法。(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主要模块:中药药剂基本理论、制药卫生、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五散剂、提取分离纯化、中药浸提液的浓缩与干燥、浸出制剂、液体制剂、注射剂、外用膏剂、栓剂、胶剂与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片剂、气雾剂及其他剂型。

    体现岗-课-赛-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常用中药剂型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评价方法等基本技能。

    中药学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1.知识目标:1)中药制剂检测基础知识;(2)中药制剂的鉴别;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中药制剂的卫生学检查;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3)中药中各类成分分析、质量标准、中药制剂检测新技术;(4)中药制剂各剂型的综合检验

    2.能力目标:具备中药质量检验程序;熟练操作药物物理常数测定技术,学会药物的鉴别技术,学会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熟练操作中药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技术,熟练操作药物制剂检查技术。

    3.素质目标:具有从事中药学相关工作所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药品安全意识。

    主要模块:中药制剂检测基本要求、中药制剂检测通用技术、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等中药制剂定量检测技术。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帮助学生掌握药典中常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对中药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能力。

    中药学

    中药调剂技术

    1.知识目标:1)能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岗位

    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2)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及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1)能熟练进行中药调剂工作,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2)具有针对处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3)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3.素质目标:1)树立“敬业”、“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观,遵守“人命攸关”、“尊重患者”、“慎言守密”的职业道德规范;(2)养成严谨、负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态度。

    主要模块:中药调剂概论、中药调剂室的基本设施及工作制度、中药处方、中药配方程序、中药临方炮制、中药临方制剂、煎药与服药、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中药的合理用药、特殊人群中药应用。

    在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调剂操作程序、审方抓药、处方复核等技能;熟悉处方的常用术语、用药禁忌;了解配伍原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强调医药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中药学

    中药储存与养护

    1.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含义、目的与任务;(2)掌握中药储存变异现象及影响因素;(3)熟悉中药储存养护常用方法与技术;(4)了解中药仓库与管理及仓库作业管理。

    2.能力目标:1)具备中药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药品验收、日常养护及出库的基本技能;具备药学服务的基本能力;(2)学会常见中药保管养护技术及质量检验的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从事中药储存与养护所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主要模块:绪论、中药仓库与管理、中药仓库作业管理、中药储存变异现象及影响因素、中药储存养护常用方法与技术、中药仓库害虫与防治、中药霉变与防治、中药储存其它质变与防治、中药材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中成药储存与养护、特殊中药储存与养护等。

    在教学中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中药储存与养护的基础知识,学会中药验收、养护及出库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中药学

    医药市场营销

    1.知识目标:1)掌握市场营销学相关概念、经典的营销学原理与方法;(2)掌握医药商品营销工作的一般过程与方法;(3)了解营销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

    2.能力目标:1)具备应用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购买者行为;(2)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施医药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为从事医药营销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做药就是做良心、质量第一的职业观念;

    主要模块:认知药品市场营销走进药品市场营销药品市场调研分析药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药品市场购买行为药品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医药产品策略医药产品价格策略药品产品分销渠道策略医药产品促销策略药品终端市场营销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中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实践中对知识的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依据医药商品的特殊性,对具体的医药商品制定初步营销战略及营销组合策略。学生具备医药商品营销岗位的必备知识与基本技能。

    中医康复技术

    专业基础知识模块

    中医康复导论

    1.知识目标:康复医学的学科框架、工作流程、诊疗常规和科研进展

    2.能力目标:康复医学残疾问题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与有效应对方法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2)养成关爱生命、热爱患者、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康复医学的纲领 性课程。课程详细阐述了介绍了康复医学的学科框架、工作流程、诊疗常规和科研进展,重点介绍了康复医学残疾问题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与有效应 对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 作用、流程、基本原则、服务方式、工作方法、人员职责、康复机构设置和常用设备及管理规范,认识功能障碍的本质,构建学科体系与全面康复 观念,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重要的基础,并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中药与方剂学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药与方剂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常用中药的功效和方剂

    3.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依法应用”、“质量第一”的观念和“敬业”、“守信”、“人命关天”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质。

    1.常用中药

    2.常用方剂

    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应用、配伍及某些特殊用量用法,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及功用;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临床医学概要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2)熟悉常见症状的问诊的内容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治疗及药物治疗要点。(3)了解体格检的基本方法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预防点。

    2.能力目标:1)初步养成临床思维方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3)学会常见临床急症进行初步院前处理。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2)养成关爱生命、热爱患者、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1.诊断学基础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

    6.血液系统疾病

    7.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聚焦职业岗位,科学重构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情,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时,先对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级、医学知识储备情况等,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然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精心确定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法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中医学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四诊、中医辨证体系、中医治则。(2)熟悉中医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体质学说的应用;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3)了解中医学形成发展概况;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中医四诊的能力。(2)具有运用中医学基本知识辨证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4)具有对后续中医相关课程的继续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树立热爱中医文化、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的思想。(2)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运用中医知识防病治病。关爱生命,重视对病人健康的维护,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3)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康复治疗士资格考试、临床工作岗位和执(职)业标准,融入新规范、新技术,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应提升信息化应用技术,建设、完善中医学基础在线课程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学会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具备辨证证论治的职业技能。

    现代康复评定及诊断技术技能模块

    康复评定技术

    1.知识目标:掌握康复评定的概念、评定方法、基本要求、评定时间、评定内容及注意事项;掌握人体形态和反射评定、心肺功能、认知功能、言语语言功能、感觉功能、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协调与平衡、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环境评定项目和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常见骨关节疾病、神经疾病、心肺疾病、儿童疾病、老年疾病、并发症的评定技术。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康复评定相关项目。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评定思维和客观准确的评定方法,充分认识到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工作的基础。

    模块一:康复评定的对象、评定内容、方法及实施

    模块二:基础评定技术

    模块三:常见疾病评定技术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康复医院见习等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康复评定技术,为患者开展康复评定环节,确定其存在的功能障碍

    人体运动学

    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础知识、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骨与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上肢、躯干及下肢的解剖结构、神经支配、肌肉组成及运动学特征;了解人体运动的分类以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体内的压力平衡;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运动学相关知识运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模块一:人体运动学基础知识

    模块二:上肢

    模块三:躯干

    模块四:下肢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力与人体结构、系统力学特点以及力与人体功能关系,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当应用手法或器械在患者的特定部位或区域施加机械作用时,使之更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恢复患者功能

    诊断学

    1.知识目标: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2)熟悉常见症状的问诊的内容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治疗及药物治疗要点。(3)了解体格检的基本方法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预防点。

    2.能力目标:1)初步养成临床思维方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3)学会常见临床急症进行初步院前处理。

    3.素质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及使命感。(2)养成关爱生命、热爱患者、热爱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1.诊断学基础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

    6.血液系统疾病

    7.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聚焦职业岗位,科学重构教学内容;精准分析学情,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时,先对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年级、医学知识储备情况等,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然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精心确定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法包括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中医传统康复技能模块

    经络与腧穴

    1.知识目标: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 经八脉的循行、分布规律和经脉的病候,常用腧穴的特性、定位、主治及刺灸法

    2.能力目标:掌握或了解经络腧穴的基础理论知识, 正确运用腧穴的定位方法,具有在人体上准确划出经络循行路线;准确指出腧定位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中医康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安排合适的医疗环境。

    经络 、臉穴的基本理论 ,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 、走向 、分布规律 ;十四经常用臉穴定位及主治病证 ;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与主治作用 ;标本与根结理论及经络的现代研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或了解经络腧穴的基础理论知识, 正确运用腧穴的定位方法,具有在人体上准确划出经络、点出腧穴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中医康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中医康复临床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推拿手法学

    1.知识目标:绪论、推拿手法基础知识、成人推拿基本手法、 复合手法与人体各部位常用推拿操作法

    2.能力目标:够掌握各种成人推拿手法操作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精神、勤奋刻苦、勇于献身的职业道德风尚素质,达到能够运用中医学知识,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人体各部位疾病的目标

    推拿手法  (各类基本手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技能 、各类手法在人体各部位的运用)  

    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推拿学知识和综合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成人推拿手法操作技能,培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精神、勤奋刻苦、勇于献身的职业道德风尚素质,达到能够运用中医学知识,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人体各部位疾病的目标。

    中医骨伤技术

    1.知识目标:中医伤科辨证基础,中医伤科临床治疗基本技能,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方法等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中医伤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康复措施同时熟悉现代伤科相关知识和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热爱专业、提高人文关怀等素质,以达到适应基层单

    的中医医疗需求的目标。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伤科辨证基础,中医伤科临床治疗基本技能,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方法等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平台,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医伤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康复措施同时熟悉现代伤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热爱专业、提高人文关怀等素质,以达到适应基层单

    位的中医医疗需求的目标。

    传统运动疗法

    1.知识目标:传统运动疗法的含义、分类、起源与发展、特点、治疗原理、适用对象、应用范围及常用运动疗法

    2.能力目标:运用常用传统运动疗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导引养生功法等的治疗原理、应用范围、适用对象及动作要领改善功能障碍,以达到恢复肢体、促进代偿、调摄情志、全面康复的目的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为病人和残疾人服务和乐于奉献的意识和态度。(2)具有良好的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运动疗法的含义、分类、起源与发展、特点、治疗原理、适用对象、应用范围及常用运动疗法(气功 、五禽戏 、八段锦 、太极拳 、太极剑等)动作要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常用传统运动疗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导引养生功法等的治疗原理、应用范围、适用对象及动作要领改善功能障碍,以达到恢复肢体、促进代偿、调摄情志、全面康复的目的

    现代康复技能模块

    运动治疗技术

    1.素质目标:明确运动治疗技术的作用和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明确治疗师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具体操作方法;理解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

    3.能力目标:能在临床实践中熟练运用运动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康复帮助

    模块一:运动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模块二:以力学和运动学原理为基础的运动治疗技术

    模块三: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康复医院见习等开展教学活动。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运动治疗技术,为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史。(2)熟悉作业治疗的理论及常见的作业治疗模式。(3)掌握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基本概念、常用作业治疗的目的、原则和方法。(4)理解各项具体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的特点制订有效的作业治疗计划,进行科学正确的作业治疗及训练。

    3.情感目标:1)体验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的困难。(2)树立“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照顾”的观念。(3)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病、伤、残者的良好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热爱康复医学工作和对发展康复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作业治疗概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体位及转移技术、认知及知觉功能训练、治疗性作业治疗、压力治疗、辅助技术、助行器、矫形器、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社区作业治疗。

    通过本课程的教授,培养学生康复医学理念,突出作业治疗技术的特点和重点,结合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能对按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水平的实际就业需要,提供基本理论和技术指导,并具备对应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步骤。(2)熟悉:常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3)了解: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1)学会:对患者选择适合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2)熟练掌握:常见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操作步骤、常用理疗设备和器械的使用操作。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大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5)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和不断创新精神。(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7)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康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的康复服务。

    模块一:认识物理因子

    模块二:电疗法

    模块光疗法

    模块温热疗法

    模块声波疗法

    模块其它物理因子疗法

    根据“培养面向社区的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根据本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再结合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通过图表、类比、举例、及前后串联的方法,将知识系统化的介绍给学生;基于课程对的操作要求高,教学中强调“教中学,学中做”,强调对理疗设备的操作熟练,又强调会根据病例综合的应用所学过的理疗方法,利用病例分析、思考题等形式,强调实践的应用性和严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言语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言语康复治疗方法:(2)熟悉基本理论和功能评定:(3)了解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1)使学生对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2)对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3)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方法和处置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2)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总论

    二、失语症

    三、语言发育迟缓

    四、构音障碍

    五、嗓音障碍

    六、共鸣障碍

    七、语畅障碍

    八、听力障碍

    九、吞咽障碍

    十、辅助沟通系统

    通过本课程教学,一要夯实言语治疗基础知识,二要培养言语治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言语障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讨论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题,并运用各种言语治疗手段组织实施治疗,为今后从事言语治疗工作打下基础。

    中医及现代康复技能应用模块

    推拿治疗学

    1.知识目标:推拿治疗的应用基础、推拿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伤科病症的推拿治疗

    2.能力目标:掌握推拿操作技能及诊疗技术等知识,对推拿科范围内的常见病证进行治疗、预防

    3.素质目标:培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 精神、勤奋刻苦、勇于献身的职业道德风尚素质,达到能够运用中医学知识,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人体各部位疾病的目标

    一、推拿治疗的应用基础

    二、推拿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三、伤科病症的推拿治疗

    课程通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等模式,提高学生运用理论 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推拿学知识和综合应用,达到了教学和临床实际的衔接,缩短了教学和临床的距离。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推拿操作技能及诊疗技术等知识,对推拿科范围内的常见病证进行治疗、预防,为后续岗位实习以及推拿临床打好基础。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及其他传统康复技术的基本操作和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技术的应用2)熟悉掌握常见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治疗原则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3)了掌握常见针刺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2.技能目标:1)掌握针法技术、灸法技术、拔罐技术、刮痧技术的操作。(2)能运用灸法、拔罐技术等进行临床常见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能在医生指导下参与运用针刺疗法进行临床常见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为病人和残疾人服务和乐于奉献的意识和态度。(2)具有良好的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理人员和团队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一、针刺技术

    二、灸法技术

    三、刮痧技术

    四、其他传统康复技术

    五、常见疾病的传统康复治疗

     

    课程紧密围绕中医康复岗位需求,采用混合 式教学方法,结合案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中医传统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操作;能对常见病初步进行治疗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为后续的中医临床康复提供坚实的基础。

    临床常见病症的康复

    1.知识目标:临床常见病症的表现与体征、康复评定法、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预后

    2.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病的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应用所学对常见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基本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并且展开健康宣教

    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临床思维

    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二、骨科疾病的康复

    三、内科疾病的康复

    四、其他疾病的康复

    五、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常见病的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应用所学对常见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基本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并且展开健康宣教,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临床思维。

    社区康复

    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方法及康复效果的评定;学会各种康复操作方法;熟悉常见病的临床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评估可能的预后。了解常见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与疾病康复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从病人整体考虑制定康复治疗计划、选择康复治疗手段,注意机能康复与心理康复的有机结合。

    2.能力目标:独立的进行常见病康复评价、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康复治疗技术操作:正确指导病人科学运用康复手段:客观评定康复效果。培养具有较熟练的针灸、推拿、康复、保健实践技能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及社区康复、保健机构从事针灸推拿、康复、保健等多层次、多岗位的高素质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3.素质目标: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模块一:社区康复相知识关

    模块二:常见疾病的社区康复实践

    教学中以情境教学为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

     

    (五)专业拓展模块课程设置

    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区域产业、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设置。包括拓宽领域的横向模块、难度递增的纵深模块以及特色模块。学生在完成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和相应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基础上,可以灵活选取横向或纵向拓展课程模块,考取等级更高、难度更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5专业拓展模块课程设置表

    技术技能模块

    课程名称

    对应培养的知识技能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护理专业拓展模块

    护理伦理

    1.知识目标:通过对护理伦理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护理道德的评价标准、依据、方式等。

    2.能力目标: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护学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伦理思维模式,能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来指导护理实践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护理伦理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体系     

    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伦理

    第五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护理伦理

    第六章:特殊群体护理的护理伦理

    第七章: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保健的护理伦理                              第八章: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第九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伦理

    第十章:护理科研伦理  

    第十一章:护理管理伦理  

    第十二章:护理伦理教育与修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活动和环节建设。教学中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方法灵活应用于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职业活动中遵守道德要求,自觉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卫生法规

    1.知识目标: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情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进一步理解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这些未来的医卫工作者能为发展卫生事业和维护国民健康发挥更好的作用。

    3.素质目标:热爱护理事业,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护理专业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职业道德。

    模块一:卫生法律法规概论

    模块二:护理法律法规

    模块三: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托智慧校园数字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分别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理论与案 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实一体化。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模拟实践教学为原则,采取情景式、启发式、学讨式的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选择国内外违反卫生法律制度和医疗事故等经典的、公认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在课堂上根据授课内容,举出相应实案,通过与学生双向、多维的交流模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协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护理管理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原则、掌握护理管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护理管理学的五大职能

    2.能力目标:能够制定实施护理计划并顺利完成组织目标、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能够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人文关怀的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懂得用爱心和耐心去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基础                  第二章:护理管理规划与决策                第三章:医院护理组织管理                  第四章:护理人员招募与培养                  第五章:岗位设置与个案管理模式                 

    第六章:领导  

    第七章:控制与护理成本管理                   第八章: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九章:护理服务与护理安全管理            

    第十章:互联网+医疗与医院信息管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管理的概念、护理组织原则及结构护理质量控制的概念及类型、护理管理循环和全面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循环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能正解的运用护理管理知识,协调组织护理工作的关系,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用心用爱为患者提供有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

    药学专业拓展模块

    医院药学概要

    1.知识目标:1)掌握医院药品调剂、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医院药品采购储存养护、医院制剂及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2)掌握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实施;(3)熟悉医院药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参与医院药事管理的能力;(4)了解医院药学的发展和现况,以及开展药物经济学和药物利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能力目标:1)具备医院处方审核、中西药调配、静脉药物集中调配、药品采购储存养护、医院制剂配制及检验的基本技能;具备药学服务的基本能力;(2)学会一定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能够协助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咨询等工作,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

    3.素质目标:具有从事药学事业所应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1.绪论

    2.医药药学部的组织机构及管理

    3.医院药品调剂

    4.静脉用药集中配置

    5.医院制剂

    6.医院药品采购、储存与养护

    7.临床药学

    8.药学服务

    9.药学信息服务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以医院药学的药师工作内容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AI技术完善网络资源,采用案例讨论、项目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方法,将理论镶嵌到实践中,使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讲授、模拟训练、评价相结合。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自学能力。

    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1.知识目标:1)熟悉新媒体理念、功能及运营思维。(2)掌握新媒体文案的策划与创作思维。(3)熟悉医药大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络直播等等新媒体的运营推广策略。            2.技能目标:(1)能够开展医药大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络直播等新媒体运营。(2) 学会医药电商新媒体运营的方法。               3.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内容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医学职业道德,具有投身经济建设、服务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

    项目一:认识新媒体运营

    项目二:新媒体运营思维

    项目三:新媒体文案策划

    项目四:新媒体运营工具应用

    项目五:微信运营

    项目六:短视频运营

    项目七:网络直播运营

    项目八:其他新媒体平台运营

     

    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色,以新媒体内容建设和新媒体运营活动实施为主线,充分应用微课、案例分析、项目实训AI技术,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遵循“分析目标、明确方向→思维导图、梳理体系→案例导入、引出问题→知识讲解、工作实施→综合训练、考核提升”的逻辑结构。

    药品储存与养护

    1.知识目标:药品的进库验收,储存设备和设施的认知,药品的仓储管理,药品的保管与养护,药品的发放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药品仓储岗位的工作任务。

    2.能力目标:会按药品入库与发放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药品入库与发放、会按药品的养护保管方法与要求进行药品的养护保管、会各种仓储设备的使用保管。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的背景知识、药品仓库的建筑与管理、药品养护基础知识,以及原料药、散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水剂类药品、糖浆剂、含乙醇药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和眼用半固体制剂、栓剂、中药等药品的储存养护技术和相关实例。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再结合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教学中以专题讲授为主,充分使用AI技术,坚持问题导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融入教学环节,突出药品安全的职业素养。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拓展模块

    康复伦理

    1.知识目标:掌握医学伦理学的的基础理论与规范体系医疗人际关系伦理、临床诊疗伦理及公共卫生伦理。熟悉医学伦理的教育、修养、评价及监督。

    2.能力目标:能应用医学伦理学知识指导医疗实践活动,形成良好医德医风。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具有良好的医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成为德才兼备、服务于社会的医学人才。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基础理论与规范体系;医疗人际关系;临床诊疗伦理;护理伦理;公共卫生伦理、医学科研伦理、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修养、评价与监督。

    本课程是研究医学道德一门学科。面对医学高度社会化的挑战和日益激烈的道德价值冲突,要系统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应用伦理学,培养和提高医学职业精神,调节医务工作者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及辩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模式,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并深入分析临床及社会中的医学伦理问题,从而提高医德认识,树立医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医德习惯,提高职业综合素质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的辅助器具的类型、组成及其适用范围及功能,掌握辅助器具的选配流程;熟悉残障肢体、器官的评定,了解常用辅助器具的制作流程。

    2.能力目标:能根据障碍患者的具体需求及身体状况为患者选配合适的辅助器具。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2)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大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模块一:假肢

    模块二:矫形器

    模块康复评定和训练的辅助器具

    模块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和自助器具

    模块交流与智力障碍的康复辅助器具

    教学中通过模型等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适时结合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教学每个环节,使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发展综合应用能力。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拓展模块

    护理伦理

    1.知识目标:通过对护理伦理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护理道德的评价标准、依据、方式等。

    2.能力目标: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护理学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伦理思维模式,能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来指导护理实践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护理伦理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规范体系     

    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伦理

    第五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护理伦理

    第六章:特殊群体护理的护理伦理

    第七章:公共卫生服务与社区保健的护理伦理                              第八章: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第九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伦理             

    第十章:护理科研伦理  

    第十一章:护理管理伦理  

    第十二章:护理伦理教育与修养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活动和环节建设。教学中将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方法灵活应用于课程教学当中,更好地指导学生临床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护理伦理学的相关内容,明确养老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要求,自觉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老年产品及营销

    1.知识目标:1)了解老年产品市场。(2)熟悉营销学的基本知。(3)掌握老年产品营销各环节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初步应用营销学基本知识,制定老年产品营销计划,并创造性解决营销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3.素质目标:建立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牢固树立以老年顾客为中心,满足老年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营销理念

    任务一:认识老年产品营销

    任务二:调研老年产品市场

    任务三:分析老年人消费行为

    任务四:细分老年市场并设立定位

    任务五:创建与管理老年品牌

    任务六:制定产品策略、设计与管理老年服务

    老年产品及营销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预设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以任务驱动方式实施课堂教学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色,以学生认识规律为基线,从认识老年产品市场,到学会营销基本知识,最后能够应用。

     

     

    老年运动与健康

    1.知识目标:了解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熟悉适合健康、亚健康和疾病老人的各类康复保健操,掌握常见疾病医疗体操、导引养生功的基本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能运用老年人常见运动技术技能,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在老年人群体中开展和指导运动健康保健活动。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整合资源能力;使学生树立尊老、敬老、为老服务的理念。

    1.老年人运动技能:太极拳、导引养生功、有氧韵律舞蹈、门球、太极柔力球、游泳等。

    2.老年保健养生项目和老年保健休闲项目

    3.老年健康所需求的运动养生、运动康复、运动处方等。

    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病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中药学专业拓展模块

    中药栽培技术

    1.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栽培技术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原理;(2)掌握中药材生产调查;药用植物栽培选地;药用植物种子种苗质量检验;药用植物的繁殖;药用植物种植;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调查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药用植物的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岗位工种的操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主要模块:中药材生产调查、药用植物栽培选地、药用植物种子种苗质量检验、药用植物的繁殖、药用植物种植、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调查、低坝平原区(400m以下)药用植物栽培等。

    体现岗-课-赛-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本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对药用植物栽培知识的讲述及相关实验,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以及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的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备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与中药材生产的能力。

    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1.知识目标:1)熟悉新媒体理念、功能及运营思维。(2)掌握新媒体文案的策划与创作思维。(3)熟悉医药大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络直播等等新媒体的运营推广策略。            2.技能目标:(1)能够开展医药大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络直播等新媒体运营。(2) 学会医药电商新媒体运营的方法。               3.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内容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医学职业道德,具有投身经济建设、服务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

    项目一:认识新媒体运营

    项目二:新媒体运营思维

    项目三:新媒体文案策划

    项目四:新媒体运营工具应用

    项目五:微信运营

    项目六:短视频运营

    项目七:网络直播运营

    项目八:其他新媒体平台运营

     

    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色,以新媒体内容建设和新媒体运营活动实施为主线,充分应用微课、案例分析、项目实训,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遵循“分析目标、明确方向→思维导图、梳理体系→案例导入、引出问题→知识讲解、工作实施→综合训练、考核提升”的逻辑结构。

    药品GMP实务/药品GSP实务

    1.知识目标:1)掌握企业对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等的GMP要求;(2)掌握药品流通企业的GSP要求;

    2.能力目标:能严格按照GMP及GSP相关要求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3.素质目标: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学生具备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模块一走进GMP、GSP

    模块二机构、人员和文件

    模块三硬件体系管理

    模块四生产管理

    模块五质量管理

    模块六自检及GMP及GSP检查

    本课程知识综合性较强,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为基础进行理论教学,实训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岗位群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拓展模块

    康复心理

    1.知识目标:1)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2)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3.素质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临床常见病症如神经系统、身心障碍、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儿童、老年患者、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采取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内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为主,课外指导学生以学习通在线课程资源进行线上学习,结合案例分析、技能训练、模拟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职业能力。

    小儿推拿

    1.知识目标:小儿推拿特点、小儿推拿常用手法、特定穴位以及应用小儿推拿解决小儿临床常见疾病诊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小儿推拿理论于小儿推拿临床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常用的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 作能力,能为小儿患者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操作

    3.素质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小儿推拿操作技术,为后续的岗位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课程主要讲授小儿推拿特点、小儿推拿常用手法、特定穴位以及应用小儿推拿解决小儿临床常见疾病诊疗等内容。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小儿推拿理论于小儿推拿临床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常用的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能为小儿患者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操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小儿推拿操作技术,为后续的岗位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年康复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的康复要点。(2)掌握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3)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特点、治疗原则。(4)了解老年康复的一般概念与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1)能对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存在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进行保健指导:能对老年期常见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康复措施和进行健康教育。(2)能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和安全指导,实施相应的康复。(3)能熟练运用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对老年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1)具有以老年人为中心,一切为了老年人的护理观,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坚持以老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具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品德。(2)具有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3)具有较强的专业责任感、同情心、爱心及团队合作精神。

    老年人疾病特点、评定、常见老年疾病的康复

    1. 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全面了解老年康复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变化特点。2. 教师需深入讲解老年常见疾病的康复评估方法、康复治疗目标和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脑卒中、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等3. 结合实际案例和临床经验,让学生掌握针对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技术,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的具体操作和应用要点。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运用AI、多媒体、模拟设备等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康复技术。

     

    (六)实习模块

    6实习模块设置表

    名称

    对应培养的知识技能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认知实习

    使学习者对所将要面对的工作岗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为今后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入学习时打一个基础,也可通过见习帮助理解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认知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

     

    岗位实习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综合实践课,目的是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从中应深刻到感受到所在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锻炼专业技能;为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专业根据实习计划和大纲完成专业综合实践。

    实习期为10个月。

    (七)素质拓展模块课程设置

    素质拓展模块课程主要包含通识课程模块、语言及思维类课程模块。

    1.通识课程模块,主要为尔雅通识课程,以拓展学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视野,学生至少选修两门,以在线学习为主,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英语课程调整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其中公共英语由公共教学部统一组织,专业英语由各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形式不限。公共英语、日语均为线下学习,且第一、二学期连续开设。大学语文作为语言及思维类课程模块必修课程,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线上学习。

    3.结合健康服务专业群特点,将《中医护理技能》、《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两门课程设为专创融合课程。推动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互补,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渗透、融合,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发散性思维和“跨界能力”。

    7素质拓展模块课程设置表

    课程名称

    开课范围

    开课学期

    学分

    开课方式

    通识课程选修模块

    面向全校学生

    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

    2学分

    线上学习

    专创融合课程

    本院学生

    第四学期

    4学分

    线下学习

    大学语文

    面向全校学生

    二学期

    2学分

    线上学习

    公共英语(或日语)

    面向全校学生

    第一、二学期

    4学分

    线下学习

    专业英语

    本院学生

    第一、二学期

    4学分

    各二级学院自主安排、形式不限


    六、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安排表

    8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安排表

    课程名称

    承担教学部门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考核

    类型

    备注

    思想道德与法治

    马克思主义学院

    48

    3

    第一、二学期

    考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48

    3

    第一学期

    考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32

    2

    学期

    考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红旗不倒

    马克思主义学院

    16

    1

    第二学期

    考查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形势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学院

    32

    1

    第一至第四学期

    考查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四史

    教务处

    32

    2

    第一学期

    考查

    线上学习

    国防与军事教育

    教务处

    32

    2

    第一学期

    考查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教务处

    16

    1

    第二学期

    考查

    线上学习

    军事训练

    武装部

    56

    2

    第一学期

    考查

     

    体育

    体育教研室

    108

    6

    第一四学期

    考查

    第一、二学期实施课堂教学64学时,第三四学期实施体育训练系列活动44学时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研室

    48

    3

    第一或第二学期

    考试

    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24

    中华传统文化

    团委

    32

    2

    第二学期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美育

    团委

    32

    2

    第二学期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工处

    32

    2

    第一或第二学期

    考查

    实践占16学时

    劳动及安全教育

    劳动及安全知识

    学工处

    16

    1

    第一学期

    考查

    线上学习

    劳动实践

    学工处

     

    3

    第二至第四学期

    考查

    根据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开展

    大学生职业规划

    创新创业学院

    16

    1

    第一学期

    考查

     

    大学生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学院

    16

    1

    第四学期

    考查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

    创新创业学院

    32

    2

    第二学期

    考查

    线上学习

    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学院

    48

    3

    第一至第四学期

    考查

    根据创新创业实施方案开展

    (二)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安排表

    9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安排表

    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

    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人体解剖生理

     

    B

    4.5

    考试

    72

    56

    16

     

    各专业

    第一学期

    营养与药膳

     

    B

    1

    考查

    16

    12

    4

     

    各专业

    第一学期

    护理人际沟通

     

    A

    1

    考查

    16

    16

    0

     

    护理

    第一学期

    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

     

    A

    1

    考查

    16

    16

    0

     

    药学、康复、中康、老年、中药

    第二学期

    疾病学基础(病原、免疫、病理、病生)

     

    B

    4

    考试

    64

    54

    10

     

    各专业

    第三/四学期

    传染病护理

     

    B

    2

    考查

    32

    30

    2

     

    护理

    第三/四学期

    传染病概要

     

    B

    2

    考查

    32

    30

    2

     

    药学、康复、中康、老年、中药

    第三/四学期

    急救护理

     

    B

    2

    考查

    32

    22

    10

     

    护理

    第三/四学期

    现场救护技能

     

    C

    1

    考查

    16

    0

    16

     

    药学、康复、中康、老年、中药

    第三/四学期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B

    1

    考查

    16

    12

    4

     

    药学、中药学

    第三/四学期

    中医健康管理

     

    B

    1

    考查

    16

    12

    4

     

    各专业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护理)

    15.5

     

    248

    202

    46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药学)

    15.5

     

    248

    192

    56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康复治疗技术)

    14.5

     

    232

    180

    52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老年保健与管理)

    14.5

     

    232

    180

    52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中药学)

    15.5

     

    248

    192

    56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中医康复技术)

    14.5

     

    232

    180

    52

     

     

    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护理专业:15.5学分

    药学专业:15.5学分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14.5学分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14.5学分

    中药学专业:15.5学分

    中医康复技术:14.5学分

    (三)专业群内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1.护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

    10护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

    学期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基础知识模块

    护理学导论

     

    A

    1

    考查

    16

    16

    0

     

    第一学期

    护理礼仪

     

    B

    1

    考查

    16

    12

    4

     

    第二学期

    护理心理

     

    B

    2

    考查

    32

    30

    2

     

    第二学期

    用药护理

     

    B

    3

    考试

    48

    38

    10

     

    第二、三学期

    基础护理

     

    B

    11

    考试

    176

    88

    88

     

    第三学期

    健康评估

     

    B

    4

    考试

    64

    44

    20

     

    第三、四学期

    内科技术技能模块

    内科护理

     

    B

    7

    考试

    112

    90

    22

     

    第四学期

    精神卫生护理

     

    A

    1

    考查

    16

    16

    0

     

    第四学期

    社区护理

     

    B

    2

    考查

    32

    28

    4

     

    第三、四学期

    外科技术技能模块

    外科护理

     

    B

    7

    考试

    112

    90

    22

     

    第四学期

    五官科护理

     

    B

    1

    考查

    16

    14

    2

     

    第三/四学期

    妇儿技术技能模块

    儿科护理

     

    B

    3

    考试

    48

    40

    8

     

    第四学期

    妇产科护理

     

    B

    3

    考试

    48

    40

    8

     

    第二学期

    康养技术技能模块

    中医护理基础

     

    B

    2

    考查

    32

    30

    2

     

    第三/四学期

    中医护理技能

     

    B

    3

    考试

    48

    12

    36

     

    第四学期

    康复护理

     

    B

    1

    考查

    16

    14

    2

     

    第四学期

    老年护理

     

    B

    1

    考查

    16

    12

    4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3

     

    848

    614

    234

     

    护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53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2.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11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基础知识模块

    无机化学

     

    B

    2.5

    考试

    40

    32

    8

     

    第三学期

    药理学

     

    B

    5

    考试

    80

    72

    8

     

    第二学期

    有机化学

     

    B

    3

    考试

    48

    40

    8

     

    第二学期

    生物化学

     

    B

    3

    考查

    48

    40

    8

     

    第三学期

    中医药概论

     

    B

    3.5

    考查

    56

    48

    8

     

    第二学期

    分析化学

     

    B

    3

    考试

    48

    32

    16

     

    第二学期

    药学核心技能模块

    天然药物化学

     

    B

    3

    考试

    48

    32

    16

     

    第二学期

    天然药物学

     

    B

    3

    考试

    48

    40

    8

     

    第三学期

    药事管理与法规

     

    B

    2

    考试

    32

    28

    4

     

    第四学期

    药物分析

     

    B

    4

    考试

    64

    36

    28

     

    第四学期

    药剂学

     

    B

    4

    考试

    64

    40

    24

     

    第四学期

    药物化学

     

    B

    3.5

    考试

    56

    40

    16

     

    第四学期

    医院药学技能模块

    临床药物治疗学

     

    B

    3

    考试

    48

    40

    8

     

    第三学期

    临床医学概要

     

    B

    3

    考查

    48

    40

    8

     

    第三学期

    医药商业技能模块

    药品市场营销

     

    B

    3

    考查

    48

    36

    12

     

    第四学期

    药店经营与管理

     

    B

    1.5

    考查

    24

    20

    4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0

     

    800

    616

    184

     

    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50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1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基础知识模块

    康复医学概论

     

    B

    2

    考查

    32

    28

    4

     

    第二学期

    药理学

     

    B

    3

    考试

    48

    38

    10

     

    第二学期

    人体发育学

     

    A

    2

    考试

    32

    32

    0

     

    第三学期

    临床医学概要

     

    B

    3

    考查

    48

    40

    8

     

    第一学期

    中医学基础

     

    B

    3

    考试

    48

    42

    6

     

    第二学期

    康复评定及诊断技术技能模块

    康复评定技术

     

    B

    4.5

    考试

    72

    36

    36

     

    第二学期

    人体运动学

     

    B

    2

    考试

    32

    24

    8

     

    第三学期

    诊断学

     

    B

    3

    考查

    48

    36

    12

     

    第三学期

    康复治疗技术技能模块

    运动治疗技术

     

    B

    4.5

    考试

    72

    36

    36

     

    第四学期

    作业治疗技术

     

    B

    2

    考查

    32

    16

    16

     

    第三学期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B

    3

    考查

    48

    32

    16

     

    第四学期

    言语治疗技术

     

    B

    2

    考查

    32

    16

    16

     

    第四学期

    康复技能应用模块

    常见疾病康复技术

     

    B

    6

    考试

    96

    40

    56

     

    第三/四学期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B

    6

    考试

    96

    48

    48

     

    第四学期

    社区康复

     

    B

    1

    考查

    16

    8

    8

     

    第三学期

    康复心理

     

    B

    2

    考查

    32

    26

    6

     

    第三学期

    儿童康复

     

    B

    2

    考查

    32

    16

    16

     

    第四学期

    老年康复

     

    B

    2

    考试

    32

    24

    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3

     

    848

    538

    31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53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4.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13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专业基础模块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概论

     

    B

    2

    考试

    32

    24

    8

     

    第二学期

    中医学基础

     

    B

    3

    考试

    48

    42

    6

     

    第一学期

    老年政策法规与标准

     

    B

    2

    考查

    32

    30

    2

     

    第二学期

    用药护理

     

    B

    3

    考试

    48

    38

    10

     

    第二学期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配餐

     

    B

    1

    考查

    16

    8

    8

     

    第三学期

    健康照护技术技能模块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B

    7

    考试

    112

    55

    57

     

    第三学期

    老年健康评估

     

    B

    4.5

    考试

    72

    36

    36

     

    第四学期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B

    4.5

    考试

    72

    36

    36

     

    第四学期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

     

    B

    4

    考试

    64

    48

    16

     

    第四学期

    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

     

    B

    4

    考试

    64

    32

    32

     

    第三学期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B

    3.5

    考试

    56

    14

    42

     

    第二学期

    健康管理与促进模块

    智慧养老服务

     

    B

    3

    考试

    48

    30

    18

     

    第三学期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B

    2

    考查

    32

    24

    8

     

    第四学期

    老年人健康管理实务

     

    B

    2

    考试

    32

    16

    16

     

    第二学期

    社区居家养老

     

    B

    2

    考查

    32

    24

    8

     

    第四学期

    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

     

    B

    2

    考查

    32

    10

    22

     

    第四学期

    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B

    3

    考查

    48

    30

    1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2.5

     

    840

    497

    34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52.5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5.中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14中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无机化学

     

    B

    2

    考试

    32

    24

    8

     

    第二学期

    有机化学

     

    B

    2

    考试

    32

    24

    8

     

    第二学期

    分析化学

     

    B

    2.5

    考试

    40

    32

    8

     

    第一学期

    中医学基础

     

    B

    2

    考试

    32

    26

    6

     

    第二学期

    中药学

     

    B

    4

    考试

    64

    56

    8

     

    第二学期

    药用植物学

     

    B

    3.5

    考试

    56

    40

    16

     

    第三学期

    药理学

     

    B

    3

    考试

    48

    38

    10

     

    第三学期

    方剂与中成药

     

    B

    3

    考试

    48

    40

    8

     

    第三学期

    药事管理与法规

     

    B

    2

    考查

    32

    28

    4

     

    第三学期

    中药化学

     

    B

    3.5

    考试

    56

    36

    20

     

    第四学期

    中药药理

     

    A

    2

    考查

    32

    32

    0

     

    第三学期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中药鉴定技术

     

    B

    4

    考试

    64

    32

    32

     

    第四学期

    中药炮制技术

     

    B

    4

    考试

    64

    32

    32

     

    第三学期

    中药制剂技术

     

    B

    3.5

    考试

    56

    36

    20

     

    第四学期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B

    3.5

    考试

    56

    36

    20

     

    第四学期

    中药调剂技术

     

    B

    2.5

    考试

    40

    30

    10

     

    第四学期

    中药储存与养护

     

    B

    2

    考试

    32

    20

    12

     

    第三学期

    医药市场营销

     

    B

    2

    考查

    32

    16

    16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1

     

    816

    546

    238

     

    中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51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6.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15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专业基础知识模块

    中医康复导论

     

    B

    2

    考查

    32

    28

    4

     

    第二学期

    中药与方剂学

     

    B

    2

    考试

    32

    30

    2

     

    第三学期

    临床医学概要

     

    B

    3

    考查

    48

    40

    8

     

    第一学期

    中医学基础

     

    B

    3

    考试

    48

    42

    6

     

    第二学期

    现代康复评定及诊断技术技能模块

    康复评定技术

     

    B

    4

    考试

    64

    36

    28

     

    第二学期

    人体运动学

     

    A

    2

    考试

    32

    32

    0

     

    第三学期

    诊断学

     

    B

    3

    考查

    48

    36

    12

     

    第二学期

    中医传统康复技能模块

    经络与腧穴

     

    B

    4

    考查

    64

    48

    16

     

    第二学期

    推拿手法学

     

    B

    3

    考试

    48

    21

    27

     

    第四学期

    中医骨伤技术

     

    B

    2

    考查

    32

    24

    8

     

    第三学期

    传统运动疗法

     

    B

    2

    考查

    32

    6

    26

     

    第三学期

    现代康复技能模块

    运动治疗技术

     

    B

    4

    考试

    64

    32

    32

     

    第四学期

    作业治疗技术

     

    B

    2

    考查

    32

    16

    16

     

    第三学期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B

    3

    考查

    48

    30

    18

     

    第四学期

    言语治疗技术

     

    B

    2

    考查

    32

    16

    16

     

    第三学期

    中医及现代康复技能应用模块

    推拿治疗学

     

    B

    2

    考查

    32

    16

    16

     

    第四学期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B

    4

    考试

    64

    20

    44

     

    第四学期

    临床常见病症的康复

     

    B

    3

    考试

    48

    32

    16

     

    第四学期

    社区康复

     

    B

    1

    考查

    16

    8

    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1

     

    816

    513

    303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毕业学分小计

    51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四)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安排表

    16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

    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三学期

    护理专业拓展模块

    护理伦理

     

    A

    1

    考查

    16

    16

    0

     

    第四学期

    卫生法规

     

    A

    0.5

    考查

    8

    8

    0

     

    第四学期

    护理管理

     

    A

    1

    考查

    16

    16

    0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2.5

     

    40

    40

    0

     

    第四学期

    药学专业拓展模块

    医院药学概要

     

    A

    2

    考查

    32

    32

    0

     

    第三学期

    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B

    1.5

    考查

    24

    8

    16

     

    第三学期

    药品储存与养护

     

    B

    1

    考查

    16

    4

    12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4.5

     

    72

    44

    28

     

    第四学期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拓展模块

    康复伦理

     

    A

    1

    考查

    16

    16

    0

     

    第三学期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B

    2

    考查

    32

    24

    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

     

    48

    40

    8

     

    第三学期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拓展模块

    护理伦理

     

    A

    1

    考查

    16

    16

    0

     

    第四学期

    老年产品及营销

     

    B

    1

    考查

    16

    8

    8

     

    第四学期

    老年运动与健康

     

    B

    2

    考查

    32

    22

    10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4

     

    64

    46

    18

     

    第三学期

    中药学专业拓展模

    中药栽培技术

     

    B

    2

    考查

    32

    16

    16

     

    第三学期

    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B

    1.5

    考查

    24

    8

    16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5

     

    56

    24

    32

     

    第三学期

    中医康复专业拓展模块

    康复心理

     

    A

    1

    考查

    16

    16

    0

     

    第四学期

    小儿推拿

     

    B

    2

    考查

    32

    24

    8

     

    第四学期

    老年康复

     

    B

    2

    考查

    32

    24

    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5

     

    80

    64

    16

     

    毕业要求达到的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最低学分

    护理专业:2.5学分

    药学专业:4.5学分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3学分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4学分

    中药学专业:3.5学分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5学分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五)实习课程安排表

    17实习课程安排表

    学期

    模块

    名称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

    学分

    考核

    方式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课时

    第一学期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

    认知见习

     

    C

    0.5

     

    8

    0

    8

     

    第四学期

    基础护理实训

     

    C

    2.5

     

    40

    0

    40

     

    第四学期

    毕业实习

     

    C

    36

     

    1008

    0

    100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9

     

    1056

    0

    1056

     

    第一学期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

    认知见习

     

    C

    1

     

    16

    0

    16

     

    第四学期

    药学技能综合训练

     

    C

    2.5

     

    40

    0

    40

     

    第四学期

    毕业实习

     

    C

    36

     

    1008

    0

    100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9.5

     

    1064

    0

    1064

     

    第一学期

    康复专业实践教学

     

    认知见习

     

    C

    1

     

    16

    0

    16

     

    第四学期

    康复技能综合训练

     

    C

    2.5

     

    40

    0

    40

     

    第四学期

    毕业实习

     

    C

    36

     

    1008

    0

    100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9.5

     

    1064

    0

    1064

     

    第一学期

    老年专业教学

     

    认知见习

     

    C

    0.5

     

    8

    0

    8

     

    第四学期

    养老技能综合训练

     

    C

    2.5

     

    40

    0

    40

     

    第四学期

    毕业实习

     

    C

    36

     

    1008

    0

    100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9

     

    1056

    0

    1056

     

    第一学期

    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

     

    认知见习

     

    C

    1

     

    16

    0

    16

     

    第四学期

    中药技能综合训练

     

    C

    2.5

     

    40

    0

    40

     

    第四学期

    毕业实习

     

    C

    36

     

    1008

    0

    100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9.5

     

    1064

    0

    1064

     

    第一学期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见习认知

     

    C

    1

    0

    16

    0

    16

     

    第四学期

    中医康复技能综合训练

     

    C

    2.5

    0

    40

    0

    40

     

    第四学期

    毕业实习

     

    C

    36

    0

    1008

    0

    1008

     

    课程学分、学时及实践学时、实践周数

    39.5

     

    1064

    0

    1064

     

    (备注:课程类型包括A、B、C三种)

    (六)课程类别与学分结构总表

    18公共课课程类别与学分结构表

    课程性质

    课程管理部门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周)

    必修

    选修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公共必修)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4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42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2

    30

    2

     

    红旗不倒

    1

     

    16

    12

    4

     

    形势与政策

    1

     

    32

    32

     

     

    公共教学部

    体育

    6

     

    108

     

    108

     

    信息技术教研室

    信息技术

    3

     

    48

    24

    24

     

    武装部

    军事训练

    2

     

    56

     

    56

    3周

    教务处

    国防与军事教育

    2

     

    32

    32

     

     

    四史

    2

     

    32

    32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6

     

     

    学工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劳动实践

    3

     

     

     

     

     

    劳动及安全知识

    1

     

    16

    16

     

     

    创新创业学院

    大学生职业规划

    1

     

    16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16

     

     

    创新创业实践

    3

     

    48

     

    48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

    2

     

    32

    32

     

     

    团委

    中华传统文化

    2

     

    32

    32

     

     

    美育

    2

     

    32

    32

     

     

    合计

     

    43

     

    692

    428

    264

     

    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教务处

    通识课程选修模块

     

    2

    32

    32

     

     

    教务处

    大学语文

    2

     

    32

    32

     

     

    公共教学部

    语言及思维类课程

     

    4

    64

    64

     

     

    医护学院

    专创融合课程

    《中医护理技能》、《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医护学院

    专业英语

     

    4

    64

    64

     

     

    合计

     

    2

    10

    192

    192

     

     

     

    19专业课课程类别与学分结构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课程学分

    课内学时

    整周

    实训

    必修

    选修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周)

    专业群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护理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理实一体

    14.5

     

    232

    186

    46

     

    药学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1

     

    32

     

    16

     

    理实一体

    13.5

     

    216

    160

    56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1

     

    16

     

    16

     

    理实一体

    12.5

     

    200

    148

    52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1

     

    16

     

    16

     

    理实一体

    12.5

     

    200

    148

    52

     

    中药学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1

     

    32

     

    16

     

    理实一体

    13.5

     

    216

    160

    56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1

     

     

     

    16

     

    理实一体

    12.5

     

    200

    148

    52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护理专业方向

    理论

    2

     

    32

    32

     

     

    实践

     

     

     

     

     

     

    理实一体

    51

     

    816

    582

    234

     

    药学专业方向

    理论

     

     

     

     

     

     

    实践

     

     

     

     

     

     

    理实一体

    50

     

    800

    616

    184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理论

    2

     

    32

    32

     

     

    实践

     

     

     

     

     

     

    理实一体

    51

     

    816

    506

    310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理论

     

     

    0

    0

     

     

    实践

     

     

     

     

     

     

    理实一体

    52.5

     

    840

    497

    343

     

    中药学专业方向

    理论

    2

     

    32

    32

     

     

    实践

     

     

     

     

     

     

    理实一体

    49

     

    784

    546

    238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理论

    2

     

    32

    32

     

     

    实践

     

     

     

     

     

     

    理实一体

    49

     

    784

    481

    303

     

    专业拓展模块课程

    护理专业方向

    理论

     

    2.5

    40

    40

     

     

    实践

     

     

     

     

     

     

    理实一体

     

     

     

     

     

     

    药学专业方向

    理论

     

    2

    32

    32

     

     

    实践

     

     

     

     

     

     

    理实一体

     

    2.5

    40

    12

    28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理实一体

     

    2

    32

    24

    8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理实一体

     

    3

    48

    30

    18

     

    中药学专业方向

    理论

     

     

     

     

     

     

    实践

     

     

     

     

     

     

    理实一体

     

    3.5

    56

    24

    32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理论

     

    1

    16

    16

     

     

    实践

     

     

     

     

     

     

    理实一体

     

    4

    64

    48

    16

     

    专业实践教学

    护理专业方向

    认知见习

    实践

    0.5

     

    8

     

    8

     

    基础护理实训

    实践

    2.5

     

    40

     

    40

     

    毕业实习

    实践

    36

     

    1008

     

    1008

     

    药学专业方向

    见习认知

    实践

    1

     

    16

     

    16

     

    药学技能综合训练

    实践

    2.5

     

    40

     

    40

     

    毕业实习

    实践

    36

     

    1008

     

    1008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见习认知

    实践

    1

     

    16

     

    16

     

    康复技能综合训练

    实践

    2.5

     

    40

     

    40

     

    毕业实习

    实践

    36

     

    1008

     

    1008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见习认知

    实践

    0.5

     

    8

     

    8

     

    养老技能综合训练

    实践

    2.5

     

    40

     

    40

     

    毕业实习

    实践

    36

     

    1008

     

    1008

     

    中药学专业方向

    见习认知

    实践

    1

     

    16

     

    16

     

    中药技能综合训练

    实践

    2.5

     

    40

     

    40

     

    毕业实习

    实践

    36

     

    1008

     

    1008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见习认知

    实践

    1

     

    16

     

    16

     

    中医康复技能综合训练

    实践

    2.5

     

    40

     

    40

     

    毕业实习

    实践

    36

     

    1008

     

    1008

     

    统计

    护理专业总学分、学时

    107.5

    2.5

    2192

    856

    1336

     

    药学专业总学分、学时

    105

    4.5

    2200

    836

    1348

     

    康复专业总学分、学时

    107

    3

    2192

    742

    1450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总学分、学时

    106

    4

    2192

    707

    1485

     

    中药学专业总学分、学时

    106

    3.5

    2200

    778

    1406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总学分、学时

    105

    5

    2176

    741

    1451

     

    (七)各学期教育、教学各环节周数分配表

    1.各学期教育、教学各环节周数分配表

    20各学期教育、教学各环节周数分配表

    学期

    课堂教学

    各种实践教学周

    军事训练

    劳动教育

    考试

    专题活动周

    机动

    合计

    课程设计

    技能实训

    生产实习

    实习

    1

    15

     

     

     

     

    3

     

    1

     

     

    19

    2

    18

     

     

     

     

     

     

    1

     

    1

    20

    3

    18

     

     

     

     

     

     

    1

     

    1

    20

    4

    18

     

     

     

     

     

     

    1

     

    1

    20

    5

     

     

     

     

    20

     

     

     

     

     

    20

    6

     

     

     

     

    20

     

     

     

     

     

    20

    合计(周)

    69

     

     

     

    40

    3

     

    4

     

    3

    119

     

    2.教学进程安排表

    21教学计划进程总表

    课程模块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各类课程按学期设置的总课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6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48

    3

    30

    18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概论

    必修

    48

    3

    6

    42

     

     

     

    3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32

    2

    32

     

     

     

     

    4

    形势与政策

    必修

    32

    1

    8

    8

    8

    8

     

    5

    红旗不倒

    必修

    16

    1

     

    16

     

     

     

    6

    体育

    必修

    108

    6

    30

    34

    22

    22

     

    7

    四史

    必修

    32

    2

    32

     

     

     

     

    8

    国防与军事教育

    必修

    32

    2

    32

     

     

     

     

    9

    军事训练

    必修

    56

    2

    56

     

     

     

     

    10

    中华传统文化

    必修

    32

    2

     

    32

     

     

     

    11

    美育

    必修

    32

    2

     

    32

     

     

     

    12

    信息技术

    必修

    48

    3

     

     

     

     

     

    13

    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必修

    16

    1

     

    16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32

    2

     

     

     

     

     

    15

    大学生职业规划

    必修

    16

    1

    16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

    必修

    16

    1

     

     

     

    16

     

    17

    劳动及安全教育

    劳动及安全知识

    必修

    16

    1

    16

     

     

     

     

    18

    劳动实践

    必修

     

    3

     

     

     

     

     

    19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

    必修

    32

    2

     

    32

     

     

     

    20

    创新创业实践

    必修

    48

    3

     

     

     

     

     

    小计

     

    692

    43

     

     

     

     

     

    专业群基础平台课

    1

    人体解剖生理

    各专业

    必修

    72

    4.5

    72

     

     

     

     

    2

    营养与药膳

    各专业

    必修

    16

    1

    16

     

     

     

     

    3

    护理人际沟通

    护理

    必修

    16

    1

    16

     

     

     

     

    4

    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

    药学、康复、中康、老年、中药学

    必修

    16

    1

    16

     

     

     

     

    5

    疾病学基础

    各专业

    必修

    64

    4

     

    64

     

     

     

    6

    传染病护理

    护理

    必修

    32

    2

     

     

    32

     

     

    7

    传染病概要

    药学、康复、中康、老年、中药学

    必修

    32

    2

     

     

    32

     

     

    8

    急救护理

    护理

    必修

    32

    2

     

     

    32

     

     

    9

    现场救护技能

    药学、康复、中康、老年、中药学

    必修

    16

    1

     

     

    16

     

     

    10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药学、中药学

    必修

    16

    1

     

     

    16

     

     

    11

    中医健康管理

    各专业

    必修

    16

    1

     

     

    16

     

     

    小计(护理)

     

    248

    15.5

     

     

     

     

     

    小计(药学)

     

    248

    15.5

     

     

     

     

     

    小计(康复)

     

    232

    14.5

     

     

     

     

     

    小计(老年保健与管理)

     

    232

    14.5

     

     

     

     

     

    小计(中药学)

     

    248

    15.5

     

     

     

     

     

    小计(中医康复)

     

    232

    14.5

     

     

     

     

     

    护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1

    护理学导论

     

    必修

    16

    1

    16

     

     

     

     

    2

    护理礼仪

     

    必修

    16

    1

    16

     

     

     

     

    3

    护理心理

     

    必修

    32

    2

     

    32

     

     

     

    4

    用药护理

     

    必修

    48

    3

     

    48

     

     

     

    5

    基础护理

     

    必修

    176

    11

     

    96

    80

     

     

    6

    健康评估

     

    必修

    64

    4

     

     

    64

     

     

    7

    内科护理

     

    必修

    112

    7

     

     

    68

    44

     

    8

    精神卫生护理

     

    必修

    16

    1

     

     

     

    16

     

    9

    社区护理

     

    必修

    32

    2

     

     

     

    32

     

    10

    外科护理

     

    必修

    112

    7

     

     

    68

    44

     

    11

    五官科护理

     

    必修

    16

    1

     

     

     

    16

     

    12

    儿科护理

     

    必修

    48

    3

     

     

    48

     

     

    13

    妇产科护理

     

    必修

    48

    3

     

     

     

    48

     

    14

    中医护理基础

     

    必修

    32

    2

     

    32

     

     

     

    15

    中医护理技能

     

    必修

    48

    3

     

     

    48

     

     

    16

    康复护理

     

    必修

    16

    1

     

     

     

    16

     

    17

    老年护理

     

    必修

    16

    1

     

     

     

    16

     

    小计

     

    848

    53

     

     

     

     

     

    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1

    无机化学

     

    必修

    40

    2.5

    40

     

     

     

     

    2

    药理学

     

    必修

    80

    5

     

     

    80

     

     

    3

    有机化学

     

    必修

    48

    3

     

    48

     

     

     

    4

    生物化学

     

    必修

    48

    3

     

    48

     

     

     

    5

    中医药概论

     

    必修

    56

    3.5

     

     

    56

     

     

    6

    分析化学

     

    必修

    48

    3

     

    48

     

     

     

    7

    天然药物化学

     

    必修

    48

    3

     

    48

     

     

     

    8

    天然药物学

     

    必修

    48

    3

     

    48

     

     

     

    9

    药事管理与法规

     

    必修

    32

    2

     

     

    32

     

     

    10

    药物分析

     

    必修

    64

    4

     

     

     

    64

     

    11

    药剂学

     

    必修

    64

    4

     

     

     

    64

     

    12

    药物化学

     

    必修

    56

    3.5

     

     

     

    56

     

    13

    临床药物治疗学

    必修

    48

    3

     

     

     

    48

     

    14

    临床医学概要

     

    必修

    48

    3

     

     

    48

     

     

    15

    药品市场营销

     

    必修

    48

    3

     

     

    48

     

     

    16

    药店经营与管理

    必修

    24

    1.5

     

     

     

    24

     

    小计

     

    800

    5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1

    康复医学概论

    必修

    32

    2

    32

     

     

     

     

    2

    药理学

    必修

    48

    3

     

    48

     

     

     

    3

    人体发育学

    必修

    32

    2

     

    32

     

     

     

    4

    临床医学概要

    必修

    48

    3

     

     

    48

     

     

    5

    中医学基础

    必修

    48

    3

    48

     

     

     

     

    6

    康复评定技术

    必修

    72

    4.5

     

    72

     

     

     

    7

    人体运动学

    必修

    32

    2

     

    32

     

     

     

    8

    诊断学

    必修

    48

    3

     

     

    48

     

     

    9

    运动治疗技术

    必修

    72

    4.5

     

     

    72

     

     

    10

    作业治疗技术

    必修

    32

    2

     

     

     

    32

     

    11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必修

    48

    3

     

     

    48

     

     

    12

    言语治疗技术

    必修

    32

    2

     

     

     

    32

     

    13

    常见疾病康复技术

    必修

    96

    6

     

     

     

    96

     

    14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必修

    96

    6

     

     

    96

     

     

    15

    社区康复

    必修

    16

    1

     

     

     

    16

     

    16

    康复心理

    必修

    32

    2

     

     

    32

     

     

    17

    儿童康复

    必修

    32

    2

     

     

    32

     

     

    18

    老年康复

    必修

    32

    2

     

     

     

    32

     

    小计

     

    848

    5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1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概论

    必修

    32

    2

    32

     

     

     

     

    2

    中医学基础

    必修

    48

    3

     

    48

     

     

     

    3

    老年政策法规与标准

    必修

    32

    2

    32

     

     

     

     

    4

    用药护理

    必修

    48

    3

     

    48

     

     

     

    5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配餐

    必修

    16

    1

     

    16

     

     

     

    6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必修

    112

    7

     

     

    112

     

     

    7

    老年健康评估

    必修

    72

    4.5

     

     

    72

     

     

    8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必修

    72

    4.5

     

     

     

    72

     

    9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

    必修

    64

    4

     

     

     

    64

     

    10

    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

    必修

    64

    4

     

     

     

    64

     

    11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必修

    56

    3.5

     

     

    56

     

     

    12

    智慧养老服务

    必修

    48

    3

     

    48

     

     

     

    13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必修

    32

    2

     

     

    32

     

     

    14

    老年人健康管理实务

    必修

    32

    2

     

     

     

    32

     

    15

    社区居家养老

    必修

    32

    2

     

    32

     

     

     

    16

    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

    必修

    32

    2

     

     

     

    32

     

    17

    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必修

    48

    3

     

     

     

    48

     

    小计

     

    840

    52.5

     

     

     

     

     

    中药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1

    无机化学

    必修

    32

    2

    32

     

     

     

     

    2

    有机化学

    必修

    32

    2

     

    32

     

     

     

    3

    分析化学

    必修

    40

    2.5

     

    40

     

     

     

    4

    中医学基础

    必修

    32

    2

    32

     

     

     

     

    5

    中药学

    必修

    64

    4

     

    64

     

     

     

    6

    药用植物学

    必修

    56

    3.5

     

    56

     

     

     

    7

    药理学

    必修

    48

    3

     

     

    48

     

     

    8

    方剂与中成药

    必修

    48

    3

     

     

    48

     

     

    9

    药事管理与法规

    必修

    32

    2

     

     

    32

     

     

    10

    中药化学

    必修

    56

    3.5

     

     

    56

     

     

    11

    中药药理

    必修

    32

    2

     

     

     

    32

     

    12

    中药鉴定技术

    必修

    64

    4

     

     

    64

     

     

    13

    中药炮制技术

    必修

    64

    4

     

     

     

    64

     

    14

    中药制剂技术

    必修

    56

    3.5

     

     

    56

     

     

    15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必修

    56

    3.5

     

     

     

    56

     

    16

    中药调剂技术

    必修

    40

    2.5

     

     

     

    40

     

    17

    中药储存与养护

    必修

    32

    2

     

     

     

    32

     

    18

    医药市场营销

    必修

    32

    2

     

     

    32

     

     

    小计

     

    816

    51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1

    中医康复导论

    必修

    32

    2

    32

     

     

     

     

    2

    中药与方剂学

    必修

    32

    2

     

    32

     

     

     

    3

    临床医学概要

    必修

    48

    3

     

     

    48

     

     

    4

    中医学基础

    必修

    48

    3

    48

     

     

     

     

    5

    康复评定技术

    必修

    64

    4

     

    64

     

     

     

    6

    人体运动学

    必修

    32

    2

     

    32

     

     

     

    7

    诊断学

    必修

    48

    3

     

     

    48

     

     

    8

    经络与腧穴

    必修

    64

    4

     

    64

     

     

     

    9

    推拿手法学

    必修

    48

    3

     

    48

     

     

     

    10

    中医骨伤技术

    必修

    32

    2

     

     

     

    32

     

    11

    传统运动疗法

    必修

    32

    2

     

     

    32

     

     

    12

    运动治疗技术

    必修

    64

    4

     

     

    64

     

     

    13

    作业治疗技术

    必修

    32

    2

     

     

     

    32

     

    14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必修

    48

    3

     

     

    48

     

     

    15

    言语治疗技术

    必修

    32

    2

     

     

     

    32

     

    16

    推拿治疗学

    必修

    32

    2

     

     

    32

     

     

    17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必修

    64

    4

     

     

     

    64

     

    18

    临床常见病症的康复

    必修

    48

    3

     

     

     

    48

     

    19

    社区康复

    必修

    16

    1

     

     

     

    16

     

    小计

     

    816

    51

     

     

     

     

     

    护理专业拓展

    1

    护理伦理

    选修

    16

    1

     

     

    16

     

     

    2

    卫生法规

    选修

    8

    0.5

     

     

     

    8

     

    3

    护理管理

    选修

    16

    1

     

     

     

    16

     

    小计

     

    40

    2.5

     

     

     

     

     

    药学专业拓展

    1

    临床药物治疗学概要

    选修

    32

    2

     

     

     

    32

     

    2

    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选修

    24

    1.5

     

     

    24

     

     

    3

    药品储存与养护

    选修

    16

    1

     

     

    16

     

     

    小计

     

    72

    4.5

     

     

     

     

     

    康复专业拓展

    1

    康复伦理

    选修

    16

    1

     

     

     

    16

     

    2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选修

    32

    2

     

     

    32

     

     

    小计

     

    48

    3

     

     

     

     

     

    老年专业拓展

    1

    护理伦理

    选修

    16

    1

     

     

    16

     

     

    2

    老年产品及营销

    选修

    16

    1

     

     

     

    16

     

    3

    老年运动与健康

    选修

    32

    2

     

     

     

    32

     

    小计

     

    64

    4

     

     

     

     

     

    中药学专业拓展

    1

    中药栽培技术

    选修

    32

    2

     

     

    32

     

     

    2

    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选修

    24

    1.5

     

     

    24

     

     

    小计

     

    56

    3.5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1

    康复心理

    选修

    16

    1

     

     

    16

     

     

    2

    小儿推拿

    选修

    32

    2

     

     

     

    32

     

    3

    老年康复

    选修

    32

    2

     

     

     

    32

     

    小计

     

    80

    5

     

     

     

     

     

    素质拓展课程

    1

    尔雅通识教育课程(网络课程)

    选修

    32

    2

    ×

    ×

    ×

    2

    大学语文

    必修

    32

    2

     

    32

     

     

     

    3

    公共英语或日语

    选修

    64

    4

    30

    34

     

     

     

    4

    专创融合课程

    中医护理技能》《医药新媒体电商技术》

    5

    专业英语

     

    64

    4

     

     

     

     

     

    小计

     

    192

    12

     

     

     

     

     

    护理专业实习实训

    1

    认知见习

    必修

    8

    0.5

    8

     

     

     

     

    2

    基础护理实训

    必修

    40

    2.5

     

     

     

    40

     

    3

    毕业实习

    必修

    1008

    36

     

     

     

     

    1008

    小计

     

    1056

    39

     

     

     

     

     

    药学专业实习实训

    1

    认知见习

    必修

    16

    1

    16

     

     

     

     

    2

    药学技能综合训练

    必修

    40

    2.5

     

     

     

    40

     

    3

    毕业实习

    必修

    1008

    36

     

     

     

     

    1008

    小计

     

    1064

    39.5

     

     

     

     

     

    康复专业实习实训

    1

    认知见习

    必修

    16

    1

    16

     

     

     

     

    2

    康复技能综合训练

    必修

    40

    2.5

     

     

     

    40

     

    3

    毕业实习

    必修

    1008

    36

     

     

     

     

    1008

    小计

     

    1064

    39.5

     

     

     

     

     

    老年专业实习实训

    1

    认知见习

    必修

    8

    0.5

    8

     

     

     

     

    2

    养老技能综合训练

    必修

    40

    2.5

     

     

     

    40

     

    3

    毕业实习

    必修

    1008

    36

     

     

     

     

    1008

    小计

     

    1056

    39

     

     

     

     

     

    中药学专业实习实训

    1

    认知见习

    必修

    16

    1

    16

     

     

     

     

    2

    中药技能综合训练

    必修

    40

    2.5

     

     

     

    40

     

    3

    毕业实习

    必修

    1008

    36

     

     

     

     

    1008

    小计

     

    1064

    39.5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实训

    1

    认知见习

    必修

    16

    1

    16

     

     

     

     

    2

    中药技能综合训练

    必修

    40

    2.5

     

     

     

    40

     

    3

    毕业实习

    必修

    1008

    36

     

     

     

     

    1008

    小计

     

    1064

    39.5

     

     

     

     

     

    3.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分小计

    比例

    学时小计

    比例

    公共基础平台

    护理

    43

    0.27

    692

    0.23

    药学

    43

    0.27

    692

    0.23

    康复治疗技术

    43

    0.27

    692

    0.23

    老年保健与管理

    43

    0.27

    692

    0.23

    中药学

    43

    0.27

    692

    0.23

    中医康复技术

    43

    0.27

    692

    0.23

    专业群基础平台

    护理

    15.5

    0.10

    248

    0.08

    药学

    15.5

    0.10

    248

    0.08

    康复治疗技术

    14.5

    0.09

    232

    0.08

    老年保健与管理

    14.5

    0.09

    232

    0.08

    中药学

    14.5

    0.09

    248

    0.08

    中医康复技术

    14.5

    0.09

    232

    0.08

    专业方向模块

    护理

    53

    0.33

    848

    0.28

    药学

    50

    0.31

    800

    0.26

    康复治疗技术

    53

    0.33

    848

    0.28

    老年保健与管理

    52.5

    0.32

    840

    0.28

    中药学

    51

    0.32

    816

    0.27

    中医康复技术

    51

    0.31

    816

    0.27

    专业拓展模块

    护理

    2.5

    0.02

    40

    0.01

    药学

    4.5

    0.03

    72

    0.02

    康复治疗技术

    3

    0.02

    48

    0.02

    老年保健与管理

    4

    0.02

    64

    0.02

    中药学

    3.5

    0.02

    56

    0.02

    中医康复技术

    5

    0.03

    80

    0.03

    素质拓展模块

    护理

    12

    0.07

    192

    0.06

    药学

    12

    0.07

    192

    0.06

    康复治疗技术

    12

    0.07

    192

    0.06

    老年保健与管理

    12

    0.07

    192

    0.06

    中药学

    12

    0.07

    192

    0.06

    中医康复技术

    12

    0.07

    192

    0.06

    专业实践模块

    护理

    39

    0.24

    1056

    0.35

    药学

    39.5

    0.24

    1064

    0.35

    康复治疗技术

    39.5

    0.24

    1064

    0.35

    老年保健与管理

    39

    0.24

    1056

    0.35

    中药学

    39.5

    0.24

    1064

    0.35

    中医康复技术

    39.5

    0.24

    1064

    0.35

    合计

    护理

    165

    1

    3076

    1

    药学

    164.5

    1

    3068

    1

    康复治疗技术

    165

    1

    3076

    1

    老年保健与管理

    165

    1

    3076

    1

    中药学

    164.5

    1

    3068

    1

    中医康复技术

    165

    1

    3076

    1

    理实学时学分比例

    专业类别

    理论学时及比例

    实践学时及比例

    学时

    比例

    学时

    比例

    护理

    1412

    0.46

    1664

    0.54

    药学

    1408

    0.46

    1660

    0.54

    康复治疗技术

    1314

    0.43

    1762

    0.57

    老年保健与管理

    1279

    0.42

    1797

    0.58

    中药学

    1350

    0.44

    1718

    0.56

    中医康复技术

    1313

    0.43

    1763

    0.57

    22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七、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是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与二级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领导。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书记、校长及分管负责人要经常性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第一责任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审核工作,时刻关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二)师资队伍

    1.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要求

    “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是培养健康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校院合作的方式,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为重点,共建专兼结构的教学团队,实现兼职教师占比25%,双师型教师逐渐达到85%,提高健康服务专业群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临床健康服务专业群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教师团队的职称结构如表23所示:

    23教师团队职称结构现状

    类别

    合计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专业教师

    46

    11

    23.91%

    27

    58.70%

    8

    17.39%

    实训教师

    14

    3

    21.43%

    7

    50.00%

    4

    28.57%

    合计

    60

    14

    23.33%

    34

    56.67%

    12

    20.00%

    2.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见表24所示。

    24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序号

    类别

    数量

    素质要求

    建设措施

    1

    专业带头人

    7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每年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任教课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

    骨干教师

    40

    骨干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医药卫生类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安排教师参加下企业活动,选送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实践;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3

    专任教师

    70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医药卫生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安排教师参加下企业活动,选送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实践;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4

    兼职教师

    25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开展任教课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三)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桌椅可移动,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25校内专业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序号

    性质

    实训场所名称

    面积、设备台数

    主要实训项目

    对应的主要课程

    1

    理实一体

    心肺听诊实训室

    1.面积:2间,约191㎡;

    2.总价值:87.644万元;

    3.主要设备: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模型。

    1.健康史采集

    2.一般状态及头颈部评估

    3.心脏和血管评估

    4.肺和胸膜评估

    5.腹部评估

    6.心电图分析

    7.血压测量

    8.脊柱、神经反射与四肢评估

    1.健康评估

    2.诊断学

    2

    理实一体

    内科操作室

    1.面积:1间,约96㎡;

    2.总价值:86.393万元;

    3.主要设备:病床、各种穿刺训练模型。呼吸机1台;病人心电监护仪2台;输液泵2台;推注泵2台;电动吸痰器1台;除颤仪1台

    1.呼吸操

    2.动脉血采集

    3.胸穿、腰穿、腹穿、骨穿

    4.呼吸机使用

    5.床边心电监护、除颤仪技术

    6.输液泵、微量泵使用

    7.三腔二囊管置管术

    8.动静脉内瘘护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

    9.PICC置管护理

    10.血糖监测、胰岛素笔注射

    11.穿脱防护服

    12.脑出血急救案例演练

    1.内科护理

    2.传染病护理

    3.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3

    理实一体

    急救综合实训中心

    1.面积:1间,约356㎡

    2.总价值:127.8万元;

    3.主要设备:网络版交互式急救护理教学系统(教师机)1套;网络版交互式急救护理教学系统(学生机)6套;网络化急救医学情景仿真训练系统(教师机)1套;网络化急救医学情景仿真训练系统(学生机)6套;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7个;模拟除颤仪7台;静脉微注泵与输液泵各7台;简易全身、半身心肺复苏模拟人各6个

    1.心肺复苏术实训

    2.电除颤实训

    3.创伤四大技能实训

    4.床边心电监护实训

    5.静脉微注泵与输液泵的应用实训

    1.危急重症护理

    2.内科护理

    3现场自救与互救

    4

    理实一体

    模拟手术室

    1.面积:1间,190㎡

    2.总价值:55.2万

    主要设备:不锈钢刷手池(热水器)10个;多功能手术床1床;手术吊桥无影手术灯麻醉呼吸机1台、高频电刀1台;器械柜2个、不锈钢手术器械台1个;术前准备训练模型1个、各种种外科手术包2个

    1.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2.手术室的布局与管理

    3.手术无菌技术操作

    4.手术器械台的管理

    5.手术人员的术前无菌准备(外科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6.常见手术体位的安置

    7.手术区域消毒与铺巾

    外科护理

    5

    理实一体

    外科实训室

    1.面积:1间,约96㎡;

    2.总价值:55.2万元;

    3.主要设备:开放式外科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1套;开放式外科学辅助教学系统1套;电脑及多媒体设备1台;实训操作台10张;各种训练模型98个;模型柜3个;远视力表。

    1.常用手术器械辨认

    2.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3.清创术、换药及拆线法

    4.急救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6.各种引流管护理

    7.胸腔穿刺引流术

    8.手术人员的术前无菌准备(外科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9.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1.外科护理

    2.危急重症护理

    3.五官科护理

    6

    理实一体

    基础护理实训室

    1.面积:6间,约764㎡;

    2.总价值:44.8万元;

    3.主要设备:多功能护理人模型60套;双摇带轮病床60张;牙模24个;不锈钢治疗车;氧气筒;电动吸引器、紫外线车、抢救车、轮椅、输液泵等。

    1.铺床法

    2.各种注射法

    3.静脉输液

    4.鼻饲法

    5.导尿术

    6.床上擦浴、湿热敷、轮椅转运、晨间护理

    1.基础护理

    2.护基强化

    3.老年照护

    7

    理实一体

    重症监护室

    1.面积:1间,约48㎡;

    2.总价值:109.8万元;

    3.主要设备:超级综合模拟人系统一套、ICU教学专用吊塔

    1.气管插管

    2.心肺复苏等

    基础护理

    8

    理实一体

    基础护理示教室

    1.面积:4间,约432㎡;

    2.总价值:35万元;

    3.主要设备:多功能护理人模型、双摇带轮病床、不锈钢治疗车、急救车、口服药车、紫外线车、气垫床、雾化器、负压吸引器、输液泵、推注泵、洗胃机、呼吸机、多媒体等

    1.铺床法

    2.各种注射法

    3.静脉输液

    4.鼻饲法

    5.导尿术等

    1.基础护理

    2.护基强化

    3.老年照护

    9

    理实一体

    待产室

    1.面积:1间,约48㎡;

    2.总价值:6.72万元;

    3.主要设备:胎心监护仪、双摇病床、模型柜

    产程的观察与护理

    1.高级助产学

    2.妇产科护理

    3.产科、妇科综合训练

    4.妇产科综合训练

    10

    理实一体

    分娩示教室

    1.面积:1间,约48㎡;

    2.总价值:124.6万元;

    3.主要设备:智能化综合模拟产妇系统、高级电动产床、新生儿抢救台、PBL示教反示教系统、专用教学吊塔

    1.自然分娩助产术

    2.新生儿窒息的救护

    3.会阴切开缝合术

    4.胎头吸引术

    5.低位产钳术

    6.臀位牵引

    7.人工剥离胎盘术

    1.高级助产学

    2.妇产科护理

    3.产科、妇科综合训练

    4.妇产科综合训练

    11

    理实一体

    分娩实训室

    1.面积:1间,约96㎡;

    2.总价值:20.2万元;

    3.主要设备:坐卧式产床;高级产妇模型;治疗车;开放式妇产科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

    1.自然分娩助产术

    2.新生儿窒息的救护

    3.会阴切开缝合术

    4.胎头吸引术

    5.低位产钳术

    6.臀位牵引

    7.人工剥离胎盘术

    1.高级助产学

    2.妇产科护理

    3.产科、妇科综合训练

    4.妇产科综合训练

    12

    理实一体

    新生儿监护室

    1.面积:1间,约48㎡;

    2.总价值:8.1万元;

    3.主要设备:婴儿辐射保暖台、蓝光治疗箱、儿童全功能护理模型、儿童床

    1.温箱使用法

    2.蓝光照射技术

    1.儿科护理

    2.儿科护理综合训练

    13

    理实一体

    妇科检查室

    1.面积:1间,约96㎡;

    2.总价值:32万元;

    3.主要设备:妇科检查床;妇科检查模型;产科检查床;高级电脑孕妇检查模型;骨盆模型;乳房模型;模型柜;多媒体设备等

    1.妇科检查及护理配合

    2.妇科常用特殊检查及护理配合

    3.妇科常用护理技术

    4.计划生育手术及护理配合

    5.骨盆外测量

    6.产科腹部检查

    7.产后保健操

    8.孕期健康宣教

    9.产褥期及母婴同室的护理

    10.孕期保健操

    1.妇科护理

    2.妇产科护理

    3.母婴保健

    4.高级助产学

    5.产科、妇科综合训练

    6.妇产科综合训练

     

    14

    理实一体

    新生儿护理室

    1.面积:1间,约96㎡;

    2.总价值:18万元;

    3.主要设备:沐浴池;游泳池;抚触台;新生儿模型;婴儿秤;婴幼儿卧式身高测量计;坐高计;电视;多功能料理机等

    1.新生儿游泳

    2.新生儿沐浴

    3.新生儿抚触

    4.脐带护理

    5.新生儿喂养指导的护理

    6.体格测量技术

    1.高级助产学

    2.妇产科护理学

    3.儿科护理学

    4.母婴护理

    5.儿科护理综合训练

    6.产科、妇科综合训练

    7.妇产科综合训练

    15

    理实一体

    药学物检室

    1.面积:1间,约46.1㎡;

    2.总价值:5.7万元;

    3.主要设备:分析天平

    1.胶囊剂制备与质量检查

    2.药物分析与含量测定

    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旋光度实验

    5.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与检识

    1.药剂学

    2.药物分析

    3.无机及分析化学

    16

    理实一体

    药学实训室

    1.面积:2间,约188㎡;

    2.总价值:27.95万元;

    3.主要设备:水浴锅、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抽滤装置、通风柜、通风设备、智慧黑板、实验室纯水机、旋转蒸发仪

    1.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与检识

    2.制剂制作与质量检查

    3.药物合成与杂质分析

    4.药物分析与药品鉴定

    5.实验室要求与安全教育

    1.天然药物化学

    2.药剂学

    3.药物分析

    4.药物化学

    5.有机化学

    6.分析化学

    17

    理实一体

    仪器室

    1.面积:2间,约94㎡;

    2.总价值:89.42万元;

    3.主要设备:去离子纯水机、分析天平、冷藏箱柜、冷冻干燥机、小型粉碎机、超低温冷冻储存箱、超声波清洗器、低速离心机、暗箱式紫外分析仪、PH 酸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恒温振荡器、台式高速离心机、超纯水机、旋转蒸发仪、超声波清洗器、冷藏冰箱、光学式分析仪器、真空抽滤机

    1.胶囊剂的制备以及质量检查

    2.实验要求和药品检验基本技能训练

    3.药物鉴别技术

    4.维生素C片的含量测定

    5.药物杂质检查—葡萄糖的检查

    6.维生素B1片的重量差异检查及含量测定

    7.有关物质的色谱检查(高效液相色谱仪)

    8.葡萄糖旋光度、PH测定

    9.薄荷油、补骨脂中补骨脂素的提取、分离、检识

    10.黄连、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化学检识

    1.药剂学

    2.药物分析

    3.有机化学

    4.天然药物化学

    18

    实训

    中药传统技能特长生工作室

    1.面积:1间,约93㎡;

    2.总价值:2.23万元;

    3.主要设备:显微镜、冷藏冰箱、中药材

    中药技能竞赛训练

     

    19

    理实一体

    紫外分光光度计仪器室

    1.面积:1间,约32.9㎡;

    2.总价值:8.88万元;

    3.主要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

    1.药物杂质检查—葡萄糖的检查

    2.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3.高锰酸钾的含量测定

    4.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1.药物分析

    2.仪器分析

    20

    理实一体

    物检室

    1.面积:2间,约121㎡;

    2.总价值:12.25万元;

    3.主要设备离心机、高速离心机、水浴锅、培养箱、超纯水机移液枪、酶标仪、电泳仪、生物安全柜、基因扩增仪、凝胶成像、多媒体

    1.血清中谷丙转氨酶、钠、钾、总胆红素等含量测定

    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鉴定

    3.各类急性白血病检测

    4.白带、尿液、血液、粪便化学成分检查

    5.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检测

    1.临床检验基础

    2.微生物检验

    3.血液学检验

    4.免疫学检验

    5.生物化学检验

    21

    理实一体

    显微镜室

    1.面积:2间,约121㎡;

    2.总价值:28.70万元;

    3.主要设备:显微镜53台、多媒体2套

    1.线虫纲、绦虫纲、吸虫纲检查

    2.各类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和血象检查

    3.白带、尿液、血液、粪便有形成分检查

    1.寄生虫检验

    2.临床检验基础

    3.微生物检验

    4.血液学检验

    22

    理实一体

    康复治疗实训室

    1. 面积:3间,约201㎡;

    2.总价值:170万

    3.主要设备:PT训练床、PT凳、颈椎和腰椎牵引床、多体位治疗床,抗阻肌力训练,多功能康复评估诊疗工具箱,捏力测定仪,沙袋,弹力带,量角器,肋木,背力计,握力计,八件组合训练器,网架与训练床,下肢训练车,平行杠及附件,训练用扶梯,站立架,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跑台,叩诊锤,轮椅;磨砂板、滚筒、木插板、分指板、手指阶梯;巴氏球;多功能作业治疗箱、木插板;认知图形插板、言语训练卡片;模拟作业工具、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中低周波治疗系统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脉冲磁治疗仪、经皮神经电刺激仪、中频治疗仪、中低频治疗仪、超短波、吞咽治疗仪、恒温蜡疗箱、超声波治疗仪、高压低频脉冲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认知训练仪、作业治疗综合训练台、智能脉象针刺推拿综合教学训练系统,多媒体2套

    1.康复评定实训

    2.运动疗法实训

    3.作业治疗实训

    4.物理因子治疗实训

    5.中医诊断实训

    6.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实训

    7.言语治疗实训

     

    1.言语治疗学

    2.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3.作业治疗技术

    4.运动治疗技术

    5.常见疾病康复

    6.康复评定技术

    7.老年康复与训练

    8.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9.人体发育学

    10.人体运动学

    11.老年康复

    12.中医学基础

    13.中医护理

    23

    理实一体

    中医传统康复实训室

    1.面积:1间,约60㎡;

    2.总价值:50万

    3.主要设备:推拿按摩床、PT凳、各类针灸针玻璃火罐、耳穴模型、头部模型、手臂模型、针灸模型人、刮痧器具等实训设备。

    1.针刺实训

    2.艾灸实训

    3.推拿实训

    4.拔罐实训

    5.刮痧实训

    6.经络腧穴实训

    1.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中医适宜技术

    3.中医养生保健

    4.中医学基础

    5.中医护理

    6.中医健康管理

    7.中医护理技能

    24

    理实一体

    解剖实训室

    1.面积:2间,约100㎡;

    2.总价值:30万元;

    3.主要设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标本等实训设备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感觉器官解剖结构标本观察

    1.正常人体学结构

    2.解剖生理

    25

    虚拟实训

    医学综合VR/AR实训室

    1.面积:90㎡

    2.总价值:约85万元

    3.主要设备:VR护理软件、VR药学软件、老年照护虚拟仿真软件、3DLED高清显示屏、MR眼镜、3D图形工作站、VR一体机、桌面三维交互一体机、VR眼镜套装、交互一体机、VR图形工作站、高清显示器定制高速摄像机、音响设备等

    1.护理实训

    2.药学实训

    3.老年照护实训

    4.儿科实训等

    《基础护理》、《药物制剂》、《老年照护》、《中医传统康复技术》、《老年康复与训练》、《中医学基础》、《人体运动学》、《康复评定技术》

    26

    理实一体

    居家养老实训室

    1.面积:1间,约90

    2.总价值:约26万元

    3.主要设备:模拟真实居家环境,如卧室、卫生间、客厅等区域,配备适老化家具和辅助器具,如适老化床、沙发、茶几、餐桌、防滑地垫、安全扶手、老年人膳食宝塔模型、医用糖尿病饮食指导食物交换模型、站立助行器、四脚杖、轮椅、智能测温水壶、电子血压计、入户便携式服务箱、老人吞咽与呼吸机制演示模型、老人偏瘫模拟体验服等;多媒体设备等

    居家老年人生活照料、居家老年人日常健康监测、居家老年人辅助器使用等

    1. 《社区居家养老》

    2.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3.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配餐》

    4.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5. 《养老技能综合训练》

    3.校外实训基地

    健康服务专业群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相关的实训活动,实训设备齐全,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26校外实训基地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实训活动内容

    容量(人)

    1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附属医院

    漳平市医院

    临床护理、药房、检验科见习、实习

    50

    2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龙岩市朴雅爱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母婴护理、育婴员培训见习

    45

    3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瑞来春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中药传统技能

    30

    4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龙岩市同心圆(香港)护理院

    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

    50

    5

    天马门诊部

    龙岩市博爱医院

    专业认知教育、见习

    15

    6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临床教学基地

    连城文川医院

    专业认知教育、实习

    15

    4.学生实习基地

    健康服务专业群的学生实习基地以龙岩地区医疗机构、药企、养老机构等为主,并辐射至全省为护理、助产、药学、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提供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学生实习基地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并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现有签订协议的实习基地20家,详见表23:

    27学生实习基地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实习岗位

    容量(人)

    1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龙岩市第一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120

    2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龙岩市第二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50

    3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龙岩市中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40

    4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龙岩市人民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40

    5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福建省汀州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20

    6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连城县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5

    7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武平县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10

    8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上杭县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40

    9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永定区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5

    10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附属医院

    漳平市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20

    11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学医院

    龙岩市博爱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5

    12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龙岩慈爱医院

    康复岗、老年保健与管理岗

    10

    13

    校外实习基地

    厦门市海沧医院

    护理岗、药学岗、康复岗

    10

    14

    校外实习基地

    宁德闽东医院

    护理岗

    10

    15

    校外实习基地

    福建省协和医院平潭分院

    护理岗

    15

    16

    校外实习基地

    漳州市中医院

    护理岗

    30

    17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龙岩市同心圆(香港)护理院

    康复岗、老年保健与管理岗

    5

    18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连城文川医院

    康复岗、老年保健与管理岗

    5

    19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福建天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药库管理等

    10

    20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国药控股龙岩有限公司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药库管理等

    10

    21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福建海华医药有限公司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药库管理等

    10

    22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龙岩市菩心医药有限公司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药库管理等

    5

    23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福建福原药学有限公司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药库管理等

    5

    24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福建聚绅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采购、质量控制、药库管理等

    5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教材选用由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由已公示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按照《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材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选用教材。教材选用应结合区域和学院实际,切实服务人才培养。遵循以下要求: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可在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选用时应充分保证优秀教材进行学院。每个专业每学期所使用的校内人员编写的教材品目总量不能超过该专业该学期使用教材品目总量的50%。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和行业,对接产业发展,同一本教材连续使用时长不能超过三年。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认定意见的教材不得选用。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选用境外教材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医药卫生、健康服务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手册等;医药卫生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健康服务专业群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

    (五)教学方法

    依托智慧校园数字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开展课堂教学革命。基于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理论探究与实训演练、个性学习与普适学习相结合的“五维结合”混合教学方法改革。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等虚拟实训系统,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分析和应用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收获感,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遵循“关注能力,注重过程,多种评价,分类实施”的原则。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实施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评价、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及时诊断分析、发现问题、查摆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提高,形成教学质量改进螺旋。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评价内容综合化(职业道德与规范、团队合作与创新、专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社会能力)、评价方法多样化(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现场答辩、项目报告、实训报告、证书考取)的评价体系。

    (七)质量管理

    1.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开展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技能抽查标准和毕业设计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专业群要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诊改机制。三年为一个诊改周期,每学年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诊改,每一个教学循环对《课程标准》(含实践性环节教学标准)实施一轮诊改,形成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质量改进螺旋

    八、毕业要求

    29毕业要求

    毕业

    要求

    具体分项

    最低值

    备注

    毕业学分

    护理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3076学时、16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药学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3068学时、164.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3076学时、16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3076学时、16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药学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3068学时、164.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须修满总计3076学时、16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公共基础平台

     

    须修满总计692学时、43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专业群基础平台

     

    护理:须修满总计248学时、15.5学分课程,

    药学:须修满总计248学时、15.5学分课程,

    康复:须修满总计232学时、14.5学分课程,

    老年:须修满总计248学时、15.5学分课程,

    中药学:须修满总计232学时、14.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医康复:康复:须修满总计232学时、14.5学分课程

    模块学分

    专业方向模块

    护理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48学时、53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药学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00学时、50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48学时、53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40学时、52.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药学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16学时、51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16学时、51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专业拓展模块

    护理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40学时、2.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药学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72学时、4.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48学时、3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64学时、4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药学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56学时、3.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须修满总计80学时、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素质拓展模块

     

    须修满总计192学时、12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专业实习实训模块

     

    须修满总计1064学时、39.5学分课程,完成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

    职业证书

    护理专业方向

     

    护士资格证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药学专业方向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方向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药学专业方向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方向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九、附录

    30职业资格证书转换学分、课程表

    序号

    职业资格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可转换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可置换的专业必修课程

    备注

    等级

    可转换学分

    1

    1+X老年照护

    初级

    1

    基础护理学

    护理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3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中级

    1.5

    基础护理学

    护理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3.5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高级

    2

    基础护理学

    护理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4

    老年基本照护技术

    2

    1+X失智老年人照护

    初级

    1

    康复护理

    护理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3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1

    常见疾病康复技术/临床常见病症的康复


    中级

    1.5

    康复护理

    护理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4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1.5

    常见疾病康复技术/临床常见病症的康复


    高级

    2

    康复护理

    护理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4

    失智失能健康照护


    2

    常见疾病康复技术/临床常见病症的康复


    3

    1+X母婴护理

    中级

     

    1

    妇产科护理

    护理专业

    助产专业


    1

    儿科护理


    4

    1+X家庭保健按摩

    初级

    0.5

    中医养生保健

    护理、助产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1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中级

    1

    中医养生保健


    1.5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高级

    1

    中医养生保健


    2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5

    1+X药品购销

    初级

    1

    药品市场营销

    药学专业

    中药学专业


    1

    药店经营与管理


    1

    药学服务知识与技能


    中级

    1.5

    药品市场营销


    1.5

    药店经营与管理


    1.5

    药学服务知识与技能


    高级

    2

    药品市场营销


    2

    药店经营与管理


    2

    药学服务知识与技能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电话:0597-2759110 邮编:364021 版权所有: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