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   教学改革
  •   >   专业建设
  •   >   正文
  • 教学改革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次数: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2024级

    应用化工技术五年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二

     


    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

    专业代码470201

    二、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入学要求:初中应届毕业生;修业年限:五年

    三、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代码

    生物与化工大类(47)

    主要

    职业

    岗位

    职业岗位描述

    任职要求

    对应课程

    1

    生产操作

    化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工艺流程控制;

    工艺参数的控制与调整;

    工艺设计、产品研发主助理;

    1.工艺流程图、化工设备图的识别;

    2.掌握CAD制图和数据分析处理;

    3.掌握DSC(化学反应设备操作)工艺操作技术;

    4.熟悉化工生产流程及操作参数;

    5.微生物发酵工艺知识;

    6.熟悉PLC技术;

    7.具备单元操作知识;

    8.绿色低碳生产意识。

    化学基础化学分析生产过程基础、生态文明思想、工程识图与CAD、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化工生产实训

    2

    化学检验

    原、辅材料、成品检验;

    1.具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掌握分析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3.具备基本数据的处理能力。

    4.具备原料的检验把关能力。

    化学基础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态文明思想、有机产品检测无机产品检测工业产品检测实训

    3

    生产管理

    生产工艺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企业管理;化工事故处理;

    1.具备化工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能力;

    2.熟悉化工仪表及设备的构造与维修方法

    3.具备排除一般性故障的能力

    4.具备一般化工事故处理能力。

    生产过程基础、生态文明思想、工程识图与CAD生产管理实务、化工安全操作、生产管理实务实训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闽西,面向龙岩及福建省内的福清、漳洲、厦门等地区,服务化工、水泥、铜冶金、稀土生产等行业企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生产运行、分析测试、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化工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生产操作技能,在化工、建材、冶金、环保、制药等领域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专业知识

    1)具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必备的化学化工专业理论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4)初步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水平达到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水平;

    5)掌握计算机应用、操作知识;

    6)熟悉常见的化工产品的类别、反应原理、生产工艺;

    7)熟悉常用的生产设备、分析检验设备的性能、操作、应用及选型;

    8)掌握常见的化工产品的性能、应用、合成原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验等基本知识;

    9)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10)具备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方面的必备知识。

    2.职业能力

    1)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基本具备生产工艺及设备设计能力;

    3)熟悉常见的化工产品的类别、反应原理、生产工艺及常用的生产设备,分析检验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

    4)基本具备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产品分析检验及三废治理等方面的专业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试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的化工工艺操作等技能;

    6)通过对学生的分析测试能力、化工设备操作能力、实验结果规范表达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

    3.综合素质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从业技能;

    2)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自如的交际协调能力、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坚韧不拔的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熟练的利用计算机办公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能借助词典查阅和翻译技术资料;

    5)获得相应的化工行业资格证书。

    、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化工行业职业技能标准,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与学校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化工行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形成项目带动,工学交替,证融通“44113”人才培模式,即:4-在中职教学的一、二、三、四学期结合五年制高职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就业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将初中化学基础和化学专业课程行过渡。4-在校五、六、七、八学期将化工行业通用的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仪表及控制操作技术、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产品分析检验技术、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等核心课程通过整合开发体现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打破课程之间的学科界限,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课程结构,将化工行业通用岗位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鉴定要求与课程标准有机结合,组织学生考取化学检验工等化工行业的通用工种,实现学生具有化工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1-在校第九学期,学校结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学生兴趣选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选取教学内容,选派由学校、企业工程师、岗位技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并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和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可在校内或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减少企业的二次培训成本的特点,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1-第十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就业与实习有机结合,校企共同制定实习标准,在实习结束前按照企业的实际岗位由校企共同组织考核,并由校企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考核,针对特种岗位考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3-合格毕业生将取得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素质证书“三证书”,使学生顺利就业并具有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证岗分离”,提高就业对口率,实现“共育、共管、共享”的办学思路;充分体现“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课程体系组成

    通过到企业、行业走访、问卷调研及毕业生职业生涯调研,结合行业技能等级证及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的或者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明确专业对应的人才需求岗位及其职业标准,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剖析归纳,拟定本专业对应岗位、技能、课程(详见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及任职要求),将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的课程,初步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再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形成“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专业拓展模+素质拓展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以培养岗位领域核心能力为目的构建并融入“岗课赛证”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做为核心,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1.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承担教学部门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考核

    类型

    备注

    军训(含军事理论)

    中职

    56/2

    第一学期

    考查

     

    职业道德与法治

    中职

    64/4

    学期

    考试

     

    哲学与人生

    中职

    32/2

    学期

    考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中职

    64/4

    第一学期

    考试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中职

    32/2

    第三学期

    考试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职

    64/4

    学期

    考试

     

    应用文写作

    中职

    64/4

    第五学期

    考试

     

    艺术欣赏

    中职

    32/2

    第六学期

    考查

     

    书法

    中职

    32/2

    第六学期

    考查

     

    语文

    中职

    192/12

    第一、二、三、四学期

    考试

     

    数学

    中职

    192/12

    第一、二、三、四学期

    考试

     

    英语

    中职

    192/12

    第一、二、三、四学期

    考试

     

    历史

    中职

    64/4

    四学期

    考试

     

    体育与健康

    中职

    192/12

    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

    考查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

    中职

    128/8

    第一、二学期

    考试

     

    物理

    中职

    256/16

    第一、二、三、四学期

    考试

     

    化学

    中职

    384/24

    第一、二、三、四学期

    考试

     

    就业与创业指导

    高职

    32/2

    第八或九学期

    考查

     

    国防与军事教育

    高职

    32/2

    第七学期

    考查

    在线课程,不占用课内学时

    高职数学

    高职

    64/4

    第七学期

    考试

     

    美育课程

    高职

    32/2

    第七学期

    考查

    在线课程

    劳动教育  

    高职

    32/2

    第八学期

    考查

     

    2.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考核

    方式

    总学时

    实践

    学时

    实践

    场所

    1

    无机化学

    第五、六学期

    考试

    12

    192

    64

    实训室

    2

    有机化学

    第七学期

    考试

    6

    96

    24

    实训室

    3

    分析化学

    第五、六学期

    考试

    12

    192

    128

    实训室

    4

    化工制图

    第五、六学期

    考试

    12

    192

    128

    实训室

    5

    电工电子技术

    第五、六学期

    考试

    12

    192

    96

    实训室

    6

    CAD

    第七学期

    考试

    4

    64

    48

    机房

    7

    仪器分析

    第八学期

    考试

    4

    64

    40

    实训室

    8

    化工原理

    第七、八学期

    考试

    8

    128

    32

    实训室

    9

    有机分析

    第八学期

    考试

    3

    48

    12

    实训室

    10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第九学期

    考试

    4

    64

    8

    企业

    3.专业必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学分

    总学时

    学习场所

    1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

    第九学期

    4

    64

    教室、企业

    2

    现代企业管理

    第八学期

    4

    64

    教室、企业

    3

    化工生产操作

    第八学期

    4

    64

    教室、实训室

    4

    化工安全操作

    第八学期

    4

    64

    教室、企业

    5

    工业产品检测

    第九学期

    6

    96

    教室、企业

    6

    化工仪表应用

    第七学期

    4

    64

    教室、企业

    4.专业(素质)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类课程是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满足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人文、科学、职业素养为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知识面。学生在五年内必须获得专业拓展课程至少4个学分。

    课程名称

    开课范围

    开课学期

    学时/学分

    开课时间

    微生物技术

    高职

    学期

    32/2

    教室、实训室

    水质监测

    高职

    第九学期

    40/2.5

    教室、实训室

    大气监测

    高职

    第九学期

    40/2.5

    教室、实训室

    精细化工工艺学

    高职

    第九学期

    40/2.5

    教室、实训室

    环保概论

    高职

    第九学期

    32/2

    教室、实训室

    稀土元素化学

    中职

    第三学期

    96/6

    教室、实训室

    稀土冶金学

    中职

    第四学期

    96/6

    教室、实训室

    稀土材料概论

    中职

    第六学期

    64/4

    教室、实训室

    5.实践教学体系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活动)名称

    实践场所

    实践学时

    1

    公共基础课程

    英语

    教室

    96

    2

    物理

    实验室

    128

    3

    化学

    实验室

    192

    4

    应用文写作

    教室

    32

    5

    艺术欣赏

    教室

    16

    6

    书法

    教室

    32

    7

    体育

    运动场

    192

    8

    信息技术

    机房

    64

    9

    军训

    训练场

    56

    10

    劳动教育

    训练场

    32

    1

    专业基础课程

    无机化学

    实训室

    96

    2

    有机化学

    实训室

    24

    3

    分析化学

    实训室

    128

    4

    化工制图

    教室

    128

    5

    电工电子技术

    实训室

    96

    6

    CAD

    机房

    48

    7

    仪器分析

    实训室

    40

    8

    化工原理

    实训室

    32

    9

    有机分析

    实训室

    12

    10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企业

    12

    1

     

    专业必修课程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

    企业

    12

    2

    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

    12

    3

    化工生产操作

    企业

    12

    4

    工业产品检测

    企业

    64

    5

    化工仪表应用

    实训室

    12

    6

    化工安全操作

    实训室

    12

    1

    专业拓展课程

    水质监测

    实训室

    24

    2

    大气监测

    实训室

    24

    3

    微生物技术

    实训室

    16

    4

    精细化工工艺学

    实训室

    16

    5

    稀土元素化学

    实训室

    48

    6

    稀土冶金学

    实训室

    48

    7

    稀土材料概论

    实训室

    32

    1

    综合实训

    (含岗位实习)

    金工技能操作实训

    实训室

    30

    2

    基础化学实训

    实训室

    240

    3

    生产实训

    企业

    60

    4

    毕业顶岗实习

    企业

    420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总课时

    共计

    讲课

    实践

    20

    20

    20

    19

    20

    20

    20

    20

    20

    19

    实际教学周数

    16

    18

    18

    17

    18

    18

    18

    18

    19

    17

    1

    军训(含军事理论)

    2

    56

    0

    56

    56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4

    64

    64

    0

     

     

     

    64

     

     

     

     

     

     

    3

    哲学与人生

    2

    32

    32

    0

     

     

     

     

    32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

    64

    64

    0

    64

     

     

     

     

     

     

     

     

     

    5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2

    32

    0

     

     

    32

     

     

     

     

     

     

     

    6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64

    0

     

    64

     

     

     

     

     

     

     

     

    7

    语文

    12

    192

    192

    0

    48

    48

    48

    48

     

     

     

     

     

     

    8

    数学

    12

    192

    192

    0

    48

    48

    48

    48

     

     

     

     

     

     

    9

    英语

    12

    192

    96

    96

    48

    48

    48

    48

     

     

     

     

     

     

    10

    历史

    4

    64

    64

    0

     

     

    32

    32

     

     

     

     

     

     

    11

    体育与健康

    12

    192

    0

    192

    48

    48

    48

    48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

    8

    128

    64

    64

    64

    64

     

     

     

     

     

     

     

     

    13

    物理

    16

    256

    128

    128

    64

    64

    64

    64

     

     

     

     

     

     

    14

    化学

    24

    384

    192

    192

    96

    96

    96

    96

     

     

     

     

     

     

    15

    应用文写作

    4

    64

    32

    32

     

     

     

     

    64

     

     

     

     

     

    16

    艺术欣赏

    2

    32

    16

    16

     

     

     

     

     

    32

     

     

     

     

    17

    书法

    2

    32

    0

    32

     

     

     

     

     

    32

     

     

     

     

    18

    就业与创业指导

    2

    32

    32

    0

     

     

     

     

     

     

     

     

    32

     

    19

    国防与军事教育

    2

    32

    32

    0

     

     

     

     

     

     

    32

     

     

     

    20

    美育课程

    2

    32

    32

    0

     

     

     

     

     

     

    32

     

     

     

    21

    劳动教育  

    2

    32

    0

    32

     

     

     

     

     

     

     

    32

     

     

    22

    高职数学

    4

    64

    64

    0

     

     

     

     

     

     

    64

     

     

     

        

    138

    2232

    1392

    840

    536

    480

    416

    448

    96

    64

    128

    32

    32

     

    1

    无机化学

    12

    192

    96

    96

     

     

     

     

    96

    96

     

     

     

     

    2

    有机化学

    6

    96

    72

    24

     

     

     

     

     

     

    96

     

     

     

    3

    分析化学

    12

    192

    64

    128

     

     

     

     

    96

    96

     

     

     

     

    4

    化工制图

    12

    192

    64

    128

     

     

     

     

    96

    96

     

     

     

     

    5

    电工电子技术

    12

    192

    96

    96

     

     

     

     

    96

    96

     

     

     

     

    6

    CAD

    4

    64

    16

    48

     

     

     

     

     

     

    64

     

     

     

    7

    仪器分析

    4

    64

    24

    40

     

     

     

     

     

     

     

    64

     

     

    8

    化工原理

    8

    128

    96

    32

     

     

     

     

     

     

    64

    64

     

     

    9

    有机分析

    3

    48

    36

    12

     

     

     

     

     

     

     

    48

     

     

    10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

    4

    64

    52

    12

     

     

     

     

     

     

     

     

    64

     

        

    77

    1232

    616

    616

    0

    0

    0

    0

    384

    384

    224

    176

    64

     

    1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

    4

    64

    52

    12

     

     

     

     

     

     

     

     

    64

     

    2

    现代企业管理

    4

    64

    52

    12

     

     

     

     

     

     

     

    64

     

     

    3

    化工生产操作

    4

    64

    52

    12

     

     

     

     

     

     

     

    64

     

     

    4

    工业产品检测

    6

    96

    32

    64

     

     

     

     

     

     

     

     

    96

     

    5

    化工仪表应用

    4

    64

    52

    12

     

     

     

     

     

     

    64

     

     

     

    6

    化工安全操作

    4

    64

    52

    12

     

     

     

     

     

     

     

    64

     

     

     

           

    26

    416

    292

    124

    0

    0

    0

    0

    0

    0

    64

    192

    160

     

     

     

    专业拓展课程

    1

    水质监测

    2.5

    40

    16

    24

     

     

     

     

     

     

     

     

    40

     

    2

    大气监测

    2.5

    40

    16

    24

     

     

     

     

     

     

     

     

    40

     

    3

    微生物技术

    2

    32

    16

    16

     

     

     

     

     

     

    32

     

     

     

    4

    精细化工工艺学

    2.5

    40

    24

    16

     

     

     

     

     

     

     

     

    40

     

    5

    环保概论

    2

    32

    32

    0

     

     

     

     

     

     

     

     

    32

     

    6

    稀土元素化学

    6

    96

    48

    48

     

     

    96

     

     

     

     

     

     

     

    7

    稀土冶金学

    6

    96

    48

    48

     

     

     

    96

     

     

     

     

     

     

    8

    稀土材料概论

    4

    64

    32

    32

     

     

     

     

     

    64

     

     

     

     

     

           

    27.5

    440

    232

    208

    0

    0

    96

    96

    0

    64

    32

    0

    152

     

    综合

    实训

    1

    金工技能操作训练

    1

    30

    0

    30

     

     

     

     

     

     

    30

     

     

     

    2

    基础化学实训

    8

    240

    0

    240

    60

    60

    60

    60

     

     

     

     

     

     

    3

    生产实训

    2

    60

    0

    60

     

     

     

     

     

     

     

    60

     

     

    4

    毕业顶岗实习

    14

    420

    0

    420

     

     

     

     

     

     

     

     

     

    420

         

    25

    750

    0

    750

    60

    60

    60

    60

    0

    0

    30

    60

    0

    420

    学期总学分、学时总计

    293.5

    5070

    2532

    2538

    596

    540

    572

    604

    480

    512

    478

    460

    408

    420

    1、总学时:2232(公共基础)+1232(专业基础)+416(专业核心)+440(专业拓展) +750(综合实训)=5070学时;

    2、总学分:138(公共基础)+77(专业基础)+26(专业核心)+27.5(专业拓展)+25(综合实训)=293.5学分;

    3、实践总学时比例:2538/5070=50.1%


    (二)教学学时(或学分)比例表

       

    学 时

     

    总学时

    百分比(%

    总学分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程

    2232

    44.02

    138

    47.02

    专业基础课程

    1232

    24.30

    77

    26.24

    专业必修课程

    416

    8.21

    26

    8.86

    专业拓展课程

    440

    8.68

    27.5

    9.37

    综合实训

    (含顶岗实习)

    750

    14.79

    25

    8.51

      

    5070

    100

    293.5

    100

    、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要求

    本专业现有专任8位教师,校外兼职教师5名,其中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4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4名,工程师3名;具有双师资格教师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名;高级技师2名,高级考评员4名,已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能进行知识技能组合的,具有学习型、实践型、组合型、和谐型鲜明特色的教学团队。

    2.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序号

    类别

    数量

    素质要求

    建设措施

    1

    专业

    带头人

    3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环保、绿色化工、食品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每年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任教课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

    骨干教师

    4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食品检验检测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安排教师参加下企业活动,选送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实践;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3

    专任教师

    8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2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安排教师参加下企业活动,选送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实践;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4

    兼职教师

    5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开展任教课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均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桌椅可移动,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

    2.校内实训室

    校内专业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实训教学类别

    实训场所名称

    面积、设备台套数

    主要实训项目

    对应的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实验实训室

    化学分析

    实验室

    面接:300m2;

    设备: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减压蒸馏装置、 磨口玻璃仪器、折射仪等

    提供学生课程实验、实训、综合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等项目

    化学基础、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环境检测中心

    面积:350m2;

    设备:电子分析天平3台、分光光度计3台、气相色谱仪2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离子色谱仪1台、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台、液相色谱仪1台等

    水质监测分析、大气监测分析、生产实训等

    仪器分析、水质监测

    生产实训

     

     

     

    工艺操作技术实训室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

    面积:30m2;

    设备:精馏装置一套,东方仿真软件1套、电脑等

    提供学生课程实验、实训、综合实训等项目

    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操作

    安全实训室

    面积:50m2;

    设备:安全防护设备一套,安全受限空间检测设备一套,安全警示标志一套等

    提供学生安全管理课程实验、实训、综合实训等项目

    化工安全操作

    微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面积:50m2;

    设备:生物显微镜20台

    微生物检测技术实训

    微生物技术

    3.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拥有龙岩龙化化工有限公司、上杭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10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企业一线进行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在实训过程中遵循企业生产实践的操作标准,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同时聘请基地所在单位的能工巧匠作为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们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校内专任教师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开发。

    校外实训基地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实训活动内容

    容量(人)

    1

    龙岩龙化化工有限公司

    龙岩龙化化工有限公司

    参观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2

    上杭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上杭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参观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3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课程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4

    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龙麟集团有限公司

    课程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5

    福建世锦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世锦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课程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6

    福建新安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新安科技有限公司

    参观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7

    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参观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5

    8

    时代思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时代思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检验

    10

    9

    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检验

    5

    10

    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检验

    5

    4. 支持信息化教学

    按照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包括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建立健全一线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探索建设空间课程、微课程和职业教育MOOC(慕课),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外校或社会应用。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本专业按照国家规定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的教材,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和行业,对接产业发展,同一本教材连续使用时长不超过三年。

    2.图书文献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校图书文献包含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手册等;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应用化工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数字教学资源配置要求

    音视频素材(G)

    教学课件(个)

    数字化教学案例(个)

    虚拟仿真软件(个)

    数字教材(本)

    126.8

    98

    0

    4

    0

    (四)教学方法

    依托智慧校园数字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开展“互联网+智能”课堂教学革命。基于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理论探究与实训演练、个性学习与普适学习相结合的“五维结合”混合教学方法改革。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等虚拟实训系统,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分析和应用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收获感,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遵循“关注能力,注重过程,多种评价,分类实施”的原则。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实施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评价、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及时诊断分析、发现问题、查摆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提高,形成教学质量改进螺旋。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评价内容综合化(职业道德与规范、团队合作与创新、专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社会能力)、评价方法多样化(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现场答辩、项目报告、实训报告、证书考取)的评价体系。

    (六)质量管理

    1.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开展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技能抽查标准和毕业设计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专业要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诊改机制。三年为一个诊改周期,每学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诊改,每一个教学循环对《课程标准》(含实践性环节教学标准)实施一轮诊改,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质量改进螺旋。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总计5070学时、 293.5学分,行业相关资格证书至少一个。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可准予毕业。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电话:0597-2759110 邮编:364021 版权所有: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