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   教学改革
  •   >   专业建设
  •   >   正文
  • 教学改革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2022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3-06-02    浏览次数: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2022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二二年八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专业代码:460701

    二、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五年

    三、联办学校

    龙岩市农业学校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代码

     

    主要

    职业

    岗位

    职业岗位描述

    任职要求

    对应课程

    1

    汽车制造技术工

        负责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负责汽车部件总成及整车的装配;

    负责汽车部件及整车总成的调试等

    熟悉汽车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和性能要求;

    熟悉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流程;

    熟悉整车的装配工艺及装配流程;

    掌握汽车结构的基本知识

    汽车相关参数及性能与评价

    汽车机械设计基础

    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构造

    汽车底盘及承载系统结构

    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方向)

    公差与测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

    汽车工程材料

    2

    汽车

    修理工(机修及电工)

    负责机械系统维修服务;负责车辆保养服务

    负责汽车电路系统维修

    熟练操作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汽车结构的基本知识

    汽车相关参数及性能与评价

    发动机维修

    底盘维修

    汽车保养知识

    客户接待服务技巧

    汽车电控相关知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

    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气系统检修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客户接待人员

    负责客户接待和问询

    汽车相关参数及性能与评价

    汽车结构的基本知识

    分析行业大局走向的能力

    熟练操作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很好的口才

    客户接待服务技巧

    正确处理客户投诉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

    汽车产业政策、法规、标准

    汽车概论

    机动车营销、保险基础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述

    4

    维修企业管理人员

    负责维修企业人员管理;

    负责维修企业设备管理;

    负责维修企业配件管理。

     

    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能进行质量信息

    反馈与处理

    现代企业管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

    汽车产业政策、法规、标准

    汽车概论

    机动车营销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汽车生产及售后服务企业所需要的,既熟练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又熟练运用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及技巧,同时具备汽车制造技术;在汽车相关的领域,根植龙岩,面向华东,能适应汽车制造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 域的,培养具有一技在手的阳光工匠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专业知识

    1)通用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数学、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运动理论等。

    2)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与基础技能相适应的识图、测量、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等基本知识;掌握较简单电路的分析知识;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和常用电 子元件的使用知识。

    3)专业核心知识:掌握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 参数和影响因素;掌握汽车维护维修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用车制造与维修的知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及其配件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汽车保险理赔相关知识。

    2.职业能力

    1)社会能力:

    a.技术工作组织协调能力;

    b.劳动安全保护意识;

    c.与同事交流合作的能力;

    d.建立良好客户关系交流的能力;

    e.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2)专业能力:

    a.汽车一般使用维护能力;

    b.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与检测能力;

    c.汽车发动机检修能力,专用车动力传输装配与调试能力;

    d.汽车底盘、变速箱检修能力,专用车底盘改装技术能力;

    e.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能力;

    f.汽车维修计划制定能力;

    g.汽车装配、焊装、品质保证等能力;

    h.技术报告、工作计划等撰写能力。

    3)方法能力:

    a.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b.组织技术活动的能力;

    c.自主学习、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发展能力;

    d.灵活运用技术方法的能力;

    e.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3.综合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管理能力。满足专业长远发展需要的文化素养;强较的自学能力、获取和运用专业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具有专业 工作组织协调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中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侧重与汽车服务市场的岗位,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汽车维护与保养。

    高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侧重于汽车制造相应岗位,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汽车制造与工艺(含专用车)、汽车零部件成形与检测(含专用车)、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汽车空调技术、汽车工程材料、整车性能检测技术(含专用车检测)、汽车修复技术(含车身焊接、漆面及钣金修复接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构造等。

    课程体系组成

    职业通用能力——专业平台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职业能力

    课程

    学习内容分析

    熟悉基本机械制图标准、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能用二维软件表达中等复杂零件;

    能够识读和理解机械工程图样中的常用技术要求各项目的意义;贯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平面图形的绘制、基本体的投影、截交线与相贯线的绘制、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及其应用、轴测图的绘制、标准件与常用件的选择与表达、绘制与识读零件图、绘制与识读装配图;

    二维绘图软件的使用;

    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掌握液压技术、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为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及使用维护方面打下基础。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学习液压传动技术,气动技术的流体力学基础,主要液压、气动元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压、气动系统的组成原理、特点及液压、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学生应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基础理论;熟悉液压、气动系统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液压气动元器件的结构。

    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机械基础

    学习平面机构、齿轮机构、带传动、螺纹连接、蜗轮蜗杆传动、键连接、轴的设计等知识,掌握计算和校核方法。

    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能正确分析、调试与维护常用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能力;

    电工技术

    1.学习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学习直流电路的定理及应用;

    3.学习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4.学习三相电路的连接、分析与计算。

    5、学习磁路的相关知识

    能对电子器件进行识别检测与运用、能分析、设计电子电路原理图

     

    电子技术

    项目任务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

    项目任务二:扩音机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任务三:家用调光台灯电路

    项目任务四:抢答器的制作

    项目任务五:表决器的逻辑电路设计与制作

    项目六: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能识别和使用电气低压器件、能分析、设计改造一般生产机械电气装备控制线路图,能有对常规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含步进与伺服)

    1.学习常用低压器件的识别、使用、拆装、检测与维修

    2.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运行和制动各种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设计、接线、排故和调试

    3.学习分析卧式车床、铣床、摇臂等典型电路、并对其电路进行排故和检修

    4.学习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了解CAN总线、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子总线(LIN、K总线协议、BSD总线、蓝牙技术)、以太网、FlexRay、网关与诊断总线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对汽车网络系统故障进行诊断、检测、维修。

    汽车网络技术

    通过学习CAN总线、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子总线(LIN、K总线协议、BSD总线、蓝牙技术)、以太网、FlexRay、网关与诊断总线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会对典型车系的汽车网络系统及其故障进行诊断、检测、维修。

    了解PLC工作原理,能根据电气控制电路进行PLC改造及编程工作等。

    PLC智能应用技术

    了解PLC工作原理;

    学习掌握PLC编程技术;

    能够应用PLC对电气控制电路进行PLC改造及编程工作;

     

    3.职业专项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职业能力

    课程

    学习内容分析

    1.掌握汽车整体及部件装配及维修;

    2.掌握汽车部件结构设计;

    3.掌握专用车基本维修及装配

    汽车构造

    学习汽车整车结构与原理;汽车部件总成结构和设计原理;学习专用车种类,功能与结构原理

    1.掌握汽车发动机整体检测与维修;

    2.掌握汽车发动机部件检测与维修;

    3.了解掌握专用车动力输出装配与调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学习汽车发动机结构与原理;发动机部件总成结构和设计原理;学习专用车动力输出方式、工作原理及性能检测等

    1.掌握汽车底盘整体检测与维修;

    2.掌握汽车底盘部件检测与维修;

    3.了解掌握专用车底盘及承载系统装配、改装与调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学习汽车底盘结构与原理;底盘部件总成结构和设计原理;学习专用车底盘及承载系统的改装、调试等

    1.掌握汽车整车电气设备进行维修操作;

    2.会正确判断电路故障并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对汽车电气故障进行检查与排除;

    3.熟悉汽车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维修作业流程。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主要学习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使用维护与维修技术,正确阅读电路图、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的检测、维修、保养和基本故障的诊断。

    1.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整车中控设备进行维修操作;

    2.会正确判断电控系统故障并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对汽车电控故障进行检查与排除;

    3.熟悉汽车控制设备和电控线路维修作业流程。

    发动机故障诊断

    主要学习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与维修技术,正确阅读电路图、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汽车控制系统与辅助电子系统的检测、维修、保养和基本故障的诊断。

    1.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配、检修技能;

    2.掌握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控制装调与调试技能;

    3.掌握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及互联装调与检测。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主要学习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工艺及流程、检测调试方式及流程;新能源汽车充放电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备装调工艺与流程;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原理与技术特点及互联技术的应用与设备装调流程。

    1.掌握车辆20000km保养作业知识。

    2.掌握车辆40000km保养作业知识。

    3.具备查询查询车辆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的能力。

    4.根据车辆状况制定维护工作计划的能力。

    5.具备车辆整车全面维护能力。

    6.具备车辆维护质量检查能力。

     

    汽车维护与保养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制定汽车维护作业计划,并实施和检查反馈。在维护操作过程中能完成对所做维护工作的陈述、能对维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增项内容及时对服务顾问进行反馈、能对所完成维护操作中车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调整或换件处理、能对专用检测仪器的正确操作、就维护作业进度与车间调度进行工作沟通,将完成维护操作的车辆及维护作业工单交由车间质检。能正确填写维护作业工单,遵守 5S 工作要求及安全规程要求。

    1.培养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技能;

    2.培养车身焊接工艺技能;

    3.培养电气及内饰安装工艺技能;

    4.培养专用车整车流水装配技能。

    汽车制造与工艺(含专用车)

    以整车实物和整车生产企业为教学载体,理论联系实际,从发动机制造、装配、车身焊接、涂装及专用车装配工艺等实际进行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1.掌握汽车典型零件的正投影法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力;

    2.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基础能力;

    3.专用车零部件成形技术(三维)及检测能力.

    汽车零部件成形与检测(含专用车)

    理实一体教学,多媒体教室,以二维三维制图软件为主,零件测绘以测绘实训室也主,以专用车真实和模拟零件进行实践测绘,理实结合,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1.掌握汽车装配工艺分类;

     2.掌握汽车互换性装配技术要点;

     3.掌握调配法、修配法装配技术技巧,能够解答装配工艺尺寸链;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

    各项目及其任务均紧密结合汽车生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学习汽车装配基本技能和汽车总装配工艺过程、检测;

     

     

    通过对汽车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结构、典型汽车空调和维修技术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的制冷制热与除湿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汽车空调的特点及有关维修保养技术。

    汽车空调技术

    通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空调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培养高素质汽车后服务专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1.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

    2.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汽车工程材料

    学习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车用铝合金、车用镁合金、 车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1.培养汽车整车外观及参数检测能力

    2.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能力

    3.传动与转向性能能力

    4.制动性能、排放综合检测等。

    整车性能检测技术(含专用车检测)

    以整车实物和整车及专用车生产企业、整车检测机构为教学载体,理论联系实际,从发动机制造、制动、传动、车身强度、涂装、整车性能检测等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1.培养汽车身修复基础知识

    2.能识别判断车身损坏程度,制定修复方案能力

    3.掌握车身修复作业中涉及的车身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两个方面的技术。

    汽车修复技术(含车身焊接、漆面及钣金修复接技术)

    以整车实物和整车维修机构为教学载体,理论联系实际,从车辆车身校正、钣金修复、涂装等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汽车生产的管理方向,以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汽车生产质量管理的岗位需求。

    汽车生产现场管理

    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认知、汽车生产方式、质量管理、生产现场班组管理、危险预知与现场危险源辨识、企业员工必备的基本素养等内容

     

    4.职业拓展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职业能力

    课程

    学习内容分析

    熟练分析环境对汽车市场营销的营销;能熟练分析消费者购车行为;能实施汽车市场调研;能熟练执行汽车营销策略;能较为熟练策划汽车市场活动;能开发潜在目标客户。

    汽车销售

    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能够识记汽车市场的特点,汽车市场营销一般观念和发展趋势、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活动策划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汽车市场的认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策划和开展汽车市场营销活动的实际技能,为日后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了解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汽车理赔业务流程、现场勘探的程序与方法; 了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含义;了解事故车辆的定损原则及维修费用的评估方法;掌握垫付与追偿、交强险的责任免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交强险的赔偿处理、合同变更 与中止;掌握汽车理赔业务流程等

    汽车保险与理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国现行的主要汽车保险类型.保险的原则.汽车保险条款.汽车承保.理赔. 现场勘探的程序与方法.事故车辆损伤评定的依据.并通过分析大量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汽车总体结构、分类与性能;了解汽车选购、上牌、理赔及事故处理程序,具备一定的交通安全及驾驶常识,能使用车内设备;熟悉汽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汽车概论

    按照汽车的总体结构,在学生有了整体概念后,分别对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车身四大部分有具体的认识,了解整体件与组成件、主件与附件的结构特点与位置关系,并对各组成部件的材料、性能、作用有初步印象,同时将汽车新技术知识进行补充与融合。

     

    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及用法;了解汽车领域文章结构及体裁;掌握汽车的各部分构成及工作原理和功能的英语表达。

    汽车专业英语

    针对汽车销售实践中可能遇到的英文资料的类型,如整车性能特点、各系统零部件名称、车主手册等选用有代表性的实例,用英汉对照讲解,并将相关口语交流揉合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汽车专业英文资料的理解能力。

    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学生能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学生能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汽车二级维护保养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汽车的接待预检----汽车维护检修工作---汽车维护作业项目的解释工作---汽车维护自检工作。

    培养学生工程招标的组织、准备、程序、标书制造、资格预审等综合技能

    工程招投标管理

    学习工程招标资质及材料准备内容

    学习工程招标审核及开标流程

     

       

    1.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承担教学部门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考核

    类型

    备注

    军训(含军事理论)

    中职

    5

    第一、五学期

    考查

     

    职业道德与法治

    中职

    32/2

    第四学期

    考查

     

    哲学与人生

    中职

    32/2

    第三学期

    考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中职

    32/2

    第四学期

    考查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中职

    32/2

    第二学期

    考查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中职

    32/2

    第一学期

    考查

     

    语文

    中职

    176/11

    第一到五学期

    考试

     

    数学

    中职

    128/8

    第一到四学期

    考试

     

    英语

    中职

    128/8

    第一到四学期

    考试

     

    历史

    中职

    4

    第一、二学期

    考试

     

    体育与健康

    中职

    12

    第一到五学期

    考查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

    中职

    128/8

    第一、二、五学期

    考试

     

    物理

    中职

    40

    第一学期

    考试

     

    就业与创业指导

    高职

    32/2

    第八学期

    考查

     

    国防与军事教育

    高职

    32/2

    第七学期

    考查

    在线课程,不占用课内学时

    高职数学

    高职

    64/4

    第七学期

    考试

     

    美育课程

    高职

    32/2

    第七学期

    考查

    在线课程

    劳动教育  

    高职

    32/2

    第八学期

    考查

    各学院自行安排开展

    备注:三年中职总学时不低于300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学时的1/3.

    2.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考核

    方式

    总学时

    实践

    学时

    实践

    场所

    1

    机械制图

    第二学期

    考试

    5

    80

    16

     

    2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三学期

    考试

    4

    64

    16

     

    3

    汽车工量具使用

    第一学期

    考试

    2

    32

    16

     

    4

    机械基础

    第三学期

    考试

    4

    64

    16

     

    5

    电工技术

    第二学期

    考试

    3

    48

    8

     

    6

    电子技术

    第三学期

    考试

    4

    64

    16

     

    7

    汽车驾驶与维护

    第四学期

    考试

    2

    32

    16

     

    8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含步进与伺服)

    第七学期

    考试

    5

    92

    60

     

    9

    液压与气动技术

    第七学期

    考试

    4

    76

    28

     

    10

    汽车网络技术

    第八学期

    考试

    3

    48

    24

     

    11

    PLC智能应用技术

    第八学期

    考试

    5

    92

    60

     

     

    3.专业必修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学分

    总学时

    学习场所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一、二学期

    8

    128

     

    2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第三、四学期

    8

    128

     

    3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第三、四学期

    4

    64

     

    4

    发动机故障诊断

    第四、五学期

    8

    128

     

    5

    汽车维护与保养

    第四、五学期

    8

    128

     

    6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第八学期

    3

    48

     

    7

    汽车制造与工艺(含专用车)

    第八学期

    3

    48

     

    8

    汽车零部件成形与检测(含专用车)

    第七学期

    3

    48

     

    9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

    第九学期

    3

    48

     

    10

    汽车空调技术

    第八学期

    3

    48

     

    11

    汽车工程材料

    第七学期

    3

    48

     

    12

    整车性能检测技术(含专用车检测)

    第九学期

    3

    48

     

    13

    汽车修复技术(含车身焊接、漆面及钣金修复接技术)

    第九学期

    4

    64

     

    14

    汽车生产现场管理

    第九学期

    3

    48

     

    15

    汽车构造

    第七学期

    3

    48

     

    4.专业(素质)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类课程是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满足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人文、科学、职业素养为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知识面。学生在五年内必须获得专业拓展课程至少4个学分。

    课程名称

    开课范围

    开课学期

    学分

    开课时间

    汽车文化

     

    第一学期

    4

    第一学期

    汽车保险与理赔

     

    第五学期

    2

    第五学期

    汽车概论

     

    第五学期

    2

    第五学期

    汽车专业英语

    第八学期

    3

    第八学期

    汽车二级维护保养

    第九学期

    3

    第九学期

    工程招投标管理

    第八学期

    2

    第八学期

     

    5.实践教学体系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活动)名称

    实践场所

    实践学时

    1

    公共基础课程

    入学教学、军训、毕业教育

    第一、五学期

    80

    2

    劳动教育(中职)

    第一到五学期

    80

    1

    专业基础课程

    钳工、电焊教学实训

     

    28

    2

    电工实训

     

    28

    3

    电子实训

     

    28

    4

    机械设计实训

     

    28

    5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

     

    28

    6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实训

     

    28

    7

    PLC智能应用技术实训

     

    28

    1

     

    专业必修课程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

     

    28

    2

    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28

    3

    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

     

    28

    4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

     

    56

    5

    1+X专项实训

     

    56

    1

    综合实训

    (含岗位实习)

    专业综合技能实训

    第六学期

    420

    2

    专业技能实践教学

    第五学期

    336

    3

    顶岗实习

    企业(第十学期)

    532

    4

    毕业设计(论文)

    第九学期

    112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总课时)

    共计

    讲课

    实践

    20

    20

    20

    19

    20

    20

    20

    20

    20

    19

    实际教学周数

    16

    18

    18

    17

    18

    18

    18

    18

    19

    17

    1

    军训(含军事理论)

    3

    84

    0

    84

    56

     

     

     

    28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2

    28

    4

     

     

    32

     

     

     

     

     

     

     

    3

    哲学与人生

    2

    32

    28

    4

     

     

    32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

    32

    28

    4

     

     

     

    32

     

     

     

     

     

     

    5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2

    28

    4

     

    32

     

     

     

     

     

     

     

     

    6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2

    32

    28

    4

    32

     

     

     

     

     

     

     

     

     

    7

    语文

    11

    176

    128

    48

    32

    32

    32

    32

    48

     

     

     

     

     

    8

    数学

    8

    128

    128

    0

    32

    32

    32

    32

     

     

     

     

     

     

    9

    英语

    8

    128

    128

    0

    32

    32

    32

    32

     

     

     

     

     

     

    10

    历史

    4

    64

    56

    8

    32

    32

     

     

     

     

     

     

     

     

    11

    体育与健康

    12

    192

    48

    144

    32

    32

    32

    32

    64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

    8

    128

    64

    64

    32

    64

     

     

    32

     

     

     

     

     

    13

    物理

    2

    32

    28

    4

    32

     

     

     

     

     

     

     

     

     

    14

    就业与创业指导

    2

    32

    32

    0

     

     

     

     

     

     

     

    32

     

     

    15

    国防与军事教育

    2

    32

    32

    0

     

     

     

     

     

     

    32

     

     

     

    16

    美育课程

    2

    32

    32

    0

     

     

     

     

     

     

    32

     

     

     

    17

    劳动教育  

    2

    32

    0

    32

     

     

     

     

     

     

     

    32

     

     

    18

    高职数学

    2

    32

    32

    0

     

     

     

     

     

     

    32

     

     

     

       

    76

    1252

    848

    404

    312

    256

    192

    160

    172

    0

    96

    64

    0

    0

    1

    机械制图

    5

    80

    64

    16

     

    80

     

     

     

     

     

     

     

     

    2

    汽车工量具使用

    2

    32

    16

    16

    32

     

     

     

     

     

     

     

     

     

    3

    机械基础

    4

    64

    48

    16

     

     

    64

     

     

     

     

     

     

     

    4

    电工技术

    3

    48

    40

    8

     

    48

     

     

     

     

     

     

     

     

    5

    电子技术

    4

    64

    48

    16

     

     

    64

     

     

     

     

     

     

     

    6

    汽车驾驶与维护

    2

    32

    16

    16

     

     

     

    32

     

     

     

     

     

     

    7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4

    64

    48

    16

     

     

    64

     

     

     

     

     

     

     

    8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含步进与伺服)

    4

    64

    32

    32

     

     

     

     

     

     

    64

     

     

     

    9

    液压与气动技术

    3

    48

    48

    0

     

     

     

     

     

     

    48

     

     

     

    10

    汽车网络技术

    3

    48

    24

    24

     

     

     

     

     

     

     

    48

     

     

    11

    PLC智能应用技术

    4

    64

    32

    32

     

     

     

     

     

     

     

    64

     

     

       

    38

    608

    416

    192

    32

    128

    193

    32

    0

     

    112

    112

    0

    0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8

    128

    64

    64

    64

    64

     

     

     

     

     

     

     

     

    2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8

    128

    64

    64

     

     

    64

    64

     

     

     

     

     

     

    3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

    4

    64

    32

    32

     

     

    32

    32

     

     

     

     

     

     

    4

    发动机故障诊断

    8

    128

    64

    64

     

     

     

     

    128

     

     

     

     

     

    5

    汽车维护与保养

    8

    128

    64

    64

     

     

     

    64

    64

     

     

     

     

     

    6

    汽车零部件成形与检测(含专用车)

    3

    48

    24

    24

     

     

     

     

     

     

    48

     

     

     

    7

    汽车工程材料

    3

    48

    48

    0

     

     

     

     

     

     

    48

     

     

     

    8

    汽车构造

    3

    48

    48

    0

     

     

     

     

     

     

    48

     

     

     

    9

    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3

    48

    24

    24

     

     

     

     

     

     

     

    48

     

     

    10

    汽车制造与工艺(含专用车)

    3

    48

    24

    24

     

     

     

     

     

     

     

    48

     

     

    11

    汽车空调技术

    3

    48

    24

    24

     

     

     

     

     

     

     

    48

     

     

    12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

    3

    48

    40

    8

     

     

     

     

     

     

     

     

    48

     

    13

    整车性能检测技术(含专用车检测)

    3

    48

    24

    24

     

     

     

     

     

     

     

     

    48

     

    14

    汽车修复技术(含车身焊接、漆面及钣金修复接技术)

    4

    64

    32

    32

     

     

     

     

     

     

     

     

    64

     

    15

    汽车生产现场管理

    3

    48

    40

    8

     

     

     

     

     

     

     

     

    48

     

     

          

    67

    1072

    616

    456

    64

    64

    96

    160

    192

    0

    144

    144

    208

     

    任选课

    汽车文化

    4

    64

    56

    8

    64

     

     

     

     

     

     

     

     

     

    汽车保险与理赔

    2

    32

    224

    8

     

     

     

     

    32

     

     

     

     

     

    汽车概论

    2

    32

    224

    8

     

     

     

     

    32

     

     

     

     

     

    汽车专业英语

    3

    48

    48

    0

     

     

     

     

     

     

     

    48

     

     

    汽车二级维护保养

    3

    48

    24

    24

     

     

     

     

     

     

     

     

    48

     

    工程招投标管理

    2

    32

    16

    16

     

     

     

     

     

     

    32

     

     

     

     

     

     

     

     

     

     

     

     

     

     

     

     

     

     

          

    16

    256

    192

    64

    64

     

     

     

    64

     

    32

    48

    48

     

    综合

    实训

    1

    入学教学、毕业教育

    2

    56

    0

    56

    28

     

     

     

     

    28

     

     

     

     

    2

    劳动教育(中职)

    5

    140

    0

    140

    28

    28

    28

    28

    28

     

     

     

     

     

    3

    钳工、电焊教学实训

    1

    28

    0

    28

    28

     

     

     

     

     

     

     

     

     

    4

    电工实训

    1

    28

    0

    28

     

    28

     

     

     

     

     

     

     

     

    5

    电子实训

    1

    28

    0

    28

     

     

    28

     

     

     

     

     

     

     

    6

    机械设计实训

    1

    28

    0

    28

     

     

    28

     

     

     

     

     

     

     

    7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

    1

    28

    0

    28

     

    28

     

     

     

     

     

     

     

     

    8

    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1

    28

    0

    28

     

     

    28

     

     

     

     

     

     

     

    9

    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

    1

    28

    0

    28

     

     

     

    28

     

     

     

     

     

     

    10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

    1

    28

    0

    28

     

     

     

    28

     

     

     

     

     

     

    11

    专业技能实践教学

    12

    336

    0

    336

     

     

     

     

    336

     

     

     

     

     

    12

    综合技能实训

    16

    448

    0

    448

     

     

     

     

     

    420

     

     

     

     

    13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

    1

    28

    0

    28

     

     

     

     

     

     

    28

     

     

     

    14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实训

    1

    28

    0

    28

     

     

     

     

     

     

    28

     

     

     

    15

    PLC智能应用技术实训

    1

    28

    0

    28

     

     

     

     

     

     

     

    28

     

     

    16

    1+X专项实训

    2

    56

    0

    56

     

     

     

     

     

     

     

     

    56

     

    17

    顶岗实习

    19

    532

    0

    532

     

     

     

     

     

     

     

     

     

    532

    18

    毕业设计(论文)

    4

    112

    0

    112

     

     

     

     

     

     

     

     

    112

     

        

    71

    1988

    0

    1988

    84

    84

    112

    84

    364

    448

    56

    28

    168

    532

    学期总学分、学时总计

    256

    4984

    1944

    3040

    492

    532

    593

    436

    728

    448

    408

    348

    376

    532

     


    (二)教学学时(或学分)比例表

       

    学 时

     

    总学时

    百分比(%

    总学分

    百分比(%

    公共基础课程

    1252

    25.1

    76

    29.7

    专业基础课程

    608

    12.2

    38

    14.8

    专业必修课程

    1072

    21.5

    67

    26.2

    任选课

    64

    1.3

    4

    1.6

    综合实训

    (含顶岗实习)

    1988

    39.9

    71

    27.7

      

    4984

    100

    256

    10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要求

    高职阶段专业专任教师总数7人,其中副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3名,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5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1%,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7%,;拥有省级技能大师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有企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教师2人,具有双师型教师7人,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3人。

    2.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序号

    类别

    数量

    素质要求

    建设措施

    1

    专业带头人

    2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智能交通技术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每年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任教课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

    骨干教师

    4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安排教师参加下企业活动,选送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实践;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3

    专任教师

    7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2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安排教师参加下企业活动,选送教师参加脱产下企业实践;安排参加国内外专项进修培训项目、学术交流活动。

    4

    兼职教师

    3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开展任教课程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二)教学设施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相关的实训活动,实训设备齐全,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桌椅可移动,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20 校内专业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实训教学类别

    实训场所名称

    面积、设备台套数

    主要实训项目

    对应的主要课程

     

    钳工实训室

    50平方、50个工位

    钳工实训

    金工实习

     

    普车实训室

    50平方,8台普车

    普车实训

    金工实习

     

    机械拆装实训室

     

    240平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测绘实训

    机械设计

     

    机械测绘实训室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测绘实训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测绘

     

    1+X理论考核站点(机房)

    120平方、电脑50台

    1+X理论考核

    1+X考核

     

    整车实训室

    500平方,整车6台,发动机台架4台,四轮定位1套、整车性能检测1套、底盘台架1套、电气控制台架1套

    整车实训、汽车电控检测实训、整车性能检测实训、汽车电气检测实训、1+X实操考核

    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整车性能检测,汽车整车装配技术

     

    发动机实训室

    80平方,发动机6台,拆装固定架5套,工具4套

    发动机拆装实训

    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PLC实训室

    西门子PLC控制器20台

    PLC控制系统编程

    PLC智能应用技术

     

    电工继电器实训室

    电工实训台20台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拖动;电工技能鉴定

    继电器控制与电机拖动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相关的实训活动,实训设备齐全,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21 校外实训基地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企业名称

    实训活动内容

    容量(人)

    1

    校办工厂

    中顺汽车维修厂

    整车性能检测,发动机拆装实训、汽车电控实训、汽车电气实训、底盘拆装实训、涂装、装配实训、钣金实训

    40

    2

    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长城汽车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

    汽车制造四大工艺实训

    35

    3

    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环卫车制造、售后维修

    35

    4

    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专用车安装调试

    25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教材选用由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由已公示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按照《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教材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选用教材。教材选用应结合区域和学院实际,切实服务人才培养。遵循以下要求: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可在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选用时应充分保证优秀教材进行学院。每个专业每学期所使用的校内人员编写的教材品目总量不能超过该专业该学期使用教材品目总量的50%。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和行业,对接产业发展,同一本教材连续使用时长不能超过三年。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认定意见的教材不得选用。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选用境外教材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四)教学方法

    依托智慧校园数字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开展“互联网+智能”课堂教学革命。基于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理论探究与实训演练、个性学习与普适学习相结合的“五维结合”混合教学方法改革。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等虚拟实训系统,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分析和应用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收获感,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遵循“关注能力,注重过程,多种评价,分类实施”的原则。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实施自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评价、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及时诊断分析、发现问题、查摆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提高,形成教学质量改进螺旋。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评价内容综合化(职业道德与规范、团队合作与创新、专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社会能力)、评价方法多样化(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现场答辩、项目报告、实训报告、证书考取)的评价体系。

    (六)质量管理

    1.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开展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技能抽查标准和毕业设计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专业群要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诊改机制。三年为一个诊改周期,每学年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诊改,每一个教学循环对《课程标准》(含实践性环节教学标准)实施一轮诊改,形成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质量改进螺旋。

     

    九、毕业要求

    在修业年限内,学生完成相应课程学习,获得不少于256个学分,学时数不少于4984个,并同时具备如下条件,方可毕业:

    1、 通过相应课程学习,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2、 通过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等科目测试,成绩 D 级及以上;

    3、 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 D 级及以上。

    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建议及鼓励学生取得教育部“1+X”证书的初级或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电话:0597-2759110 邮编:364021 版权所有:澳门十大娱乐官网入口平台 教务处